没有一个与之相称的、被世界所认知和理解的现代形态的中华文化,中国的大国地位是无法奠定的;没有中华文化的复兴,也就没有中国的真正崛起。而中国经济高速发展所承载的国际期待和所肩负的国际责任,也必然要求我们通过中华文化来传播和谐理念、完善中国表达、树立中国形象。这给我们的正确启示是
①要夯实文化在综合国力中的基础地位
②我国在文化发展上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③文化发展对政治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④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重要的战略任务
A. ①③ B. ③④ C. ②④ D. ②③
蜀道的开凿始于战国时期,这条惊险奇绝的古道堪称人类筑路史上的奇迹,也是历史文化的“活文献”。在漫长的三千多年的历史变迁中,无数的政客商贾、文人兵卒行进在这条古道上,由此留下了大量的城池、建筑、诗歌和故事,让古蜀道升华为一条南北文化交融的立体系统。这表明
①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②特定的文化环境产生特色文化
③人可以通过自身的活动赋予“自然”的东西以文化
④古蜀道是巴蜀文化的全方位展示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③
2017年6月出版的《习近平讲故事》一书,从习近平总总书记数百篇讲话和文章中,精选出百余则故事,把深刻的思想、抽象的理论转化为鲜活的故亊、生动的例子,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人民更加团结,让中国更有力量。由此可见
①讲好中国故事能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②中国故事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力
③为社会实践服务是文化创新的检验标准
④优秀文化能转化为物质力量,促进社会发展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叉子,原来是古代的一种农具,经过多个世纪的改进,最后用来进餐,西方人终于改变了用手抓食物吃的落后习惯,从而形成了西方人独有的饮食文化。由此可见
①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②人是文化创造者,又是文化享受者
③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和思维方式
④不同的文化背景形成不同的文化印记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题文)在校内校外,我们要参加各种课余文化活动;回到家,我们可以看到自己所在社区的文化活动;打开电脑,一个神奇的世界就会展现在我们面前。这说明
A. 文化现象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B. 我们的生活就是文化生活
C. 文化生活高于一切
D. 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有自己的文化生活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根据“十三五”规划,2020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优化收入分配,缩小收入差距,是推动消费升级,体现社会公平的基础。2018年以来,不少人的工资单发生了变化,多数央企高管的工资缩水了,部分央企全员降薪了,近4000万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工资开始调整了,330多万乡村教师也将迎来“最无争议的涨薪”。确保居民稳定增收的同时,着力缩小城乡之间、群体之间、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还需要从深化财税体制改革,进一步健全完善薪酬分配、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综合施策。
结合材料,运用分配制度的有关知识,谈谈我国应如何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