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千多年来,中国文化常常要面对其他文化。在文化与文化的相遇中,“见贤思齐”是我们的理念。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文化交流崇尚“见贤思齐”,这就要求我们
A. 用优秀民族的文化改造本民族的文化
B. 依照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发展本民族文化
C. 善于学习和借鉴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以发展本民族文化
D. 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
有人主张,传统民俗节日应考虑恢复一些对现代有积极作用的古俗,还应扩充其新的内涵。如在春节宣传振兴中华文化的内容;在清明提倡植树来缅怀亲人与先烈;在中秋宣传和谐团圆;在重阳宣传敬老等。下列对上述主张的价值判断正确的是
A. 错误,因为传统文化有相对稳定性,应保持不变
B. 错误,因为传统文化有鲜明的民族性,扩充其内涵就是否定其民族性
C. 正确,因为传统文化的具体内容只有因时而变,才能促进社会与人的发展
D. 正确,因为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只有彻底改变,才能促进社会与人的发展
国务院决定从2006年起,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中国的“文化遗产日”。2012年的主题是:文化遗产与文化繁荣。我们之所以重视保护文化遗产,是因为
①文化遗产包括文物,建筑群和遗址等
②各种文化遗产对于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
③文化遗产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
④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财富,文化遗产就是世界遗产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③
“在进行文化交流时,一个重要的原则是不能有文化中心主义。文化中心主义的本质是一种傲慢态度,一种无益的心理自慰,也是一种学术浅薄。”反对文化中心主义
①是承认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表现
②有利于世界各国人民相互尊重、共同发展
③是尊重差异、平等相处的要求
④是坚持民族文化趋同的表现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第十四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的举行使人们真正认识到“正是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成就了世界文化的绚丽多彩”。这启示我们
①要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②必须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③必须承认各国文化存在优劣之分
④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要将其与本民族文化同等对待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明朝那些事儿》最初流传于网络,随着网络的传播,作者的写作手法受到了人们的认可,该书出版后销售量突破百万册,受到了广大读者的欢迎。这启示我们
A. 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B. 借助现代传播手段,一种文化产品能够很快被人们认可和接受
C. 文化产品具有极大的商业性
D. 只要进行文化创新,就能获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