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孝通说:“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根据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为什么要“各美其美”?
(2)怎样做到“美人之美”?
(3)“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说明了什么?
被称为“史上最大尺度反腐剧”《人民的名义》,一经播出便掀起了全民追剧热潮。廉洁自律的达康书记,群众至上,雷厉风行;“小官巨贪”的赵德汉,豪宅中的一面墙、一张床全是现金,被抓时痛哭流涕……剧中这些画面,悄然间将“不能腐”“尚廉洁”的理念传入人心,越来越多的领导干部及其家人意识到,清廉是最好的“护身符”。《人民的名义》传递出国家惩治腐败的坚定决心与必胜信念。随着该剧热播,廉荣庸耻的清新风气正在全社会形成。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有关知识分析为什么要弘扬廉政文化?
2017年3月12日,河南日报推出了全国两会报道特刊《构筑文化高地建设出彩中原》,围绕政府工作报告和河南省各地各领域打造文化高地的成功实践,纵观大势、分析现状、展望未来。
文运与国运相牵,文脉与国脉相连。中原崛起离不开文化支撑。“伸手摸秦砖,抬脚踢汉瓦”。悠久历史铸就了底蕴丰厚的中原文化,作为华夏文明之根的河南,无疑有着强烈的文化自信:道德文化要永驻高峰。道德是维系人类文化的根本纽带,中原厚土,自古也是道德高地,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愚公移山精神,代代相传,“河南好人”感动中国、温暖世界。文艺创作要志存高远,文化产业要迈向高端,以产业形式推动文化发展,是打造文化高地的必然要求,也是发达地区的普遍做法;加快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充分发挥我省传统文化资源优势,以崭新的理念推动文化产业大发展,加快文化创意、文化产品电商平台等各类文化产业建设,方能抢占文化产业发展制高点。
文化,是一种深沉持久的力量。它刻录沧桑的历史,见证繁荣的现在,更指向摧璨的未来。中原文化,在薪火相传中不断丰富,也必将在崛起振兴中更放光华。
从“文化与社会”的角度,简要分析河南省建设“出彩中原”为什么构筑文化高地?
(题文)山东籍作家莫言获得2012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莫言扎根在农村,生长在农村,农村是他写作的主战场。其“魔幻现实主义作品融合了民间故事、历史和当代”,用狂欢式的语言诠释着时代的变迁和人类心灵的嬗变。这启示我们
A. 文化是人创造的,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B. 丰富的情感是文学创作的根本动力
C. 民间文化元素是文学创作的源泉
D. 文化是一定时代经济政治的派生物和附属品
农耕文明依靠的是春播秋收、精耕细作,强调的是“父母在、不远游”。这种农耕文明的思维方式,与航海家的海洋文明和马背游牧文明全然不同。后两者强调冒险、进取,前者强调防守、和平。这表明
A. 文化对经济、政治起反作用
B. 文化是对经济政治的反映
C. 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D. 文化现象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依托现代信息技术的大众传媒,现在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的主要原因是
A. 大众传媒具有反馈及时的特点
B. 大众传媒传播的信息都是真实的
C. 大众传媒是社会生活中最直观、最常见、最丰富的现象
D. 大众传媒能最大限度地超越时空局限,具有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