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家爱尔维修有句名言:“人是环境的产物。”某论坛上,主讲人让听众写下关系最密切的六个朋友,并指出他们月收入的平均数大致就是你的月收入。测试结果的准确程度让听众惊讶不已。“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每个人的朋友圈子都是一个特定的文化环境,它彰显着你的现在,也预示着你的未来。这种现象说明
A. 文化决定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B. 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和思维方式
C. 文化改变人们的价值观念丰富精神世界
D. 文化提高人们的道德修养塑造完美人格
“桃木本身不值钱,以前也就是烧火棍,经过精心雕刻就能变成金疙瘩”。某地立足得天独厚的肥桃资源优势和传承千年的桃文化,发展桃木雕刻,年销售收入突破10亿元,从业人员超过4万人。这体现了
①文化对经济发展起着推动作用
②文化与经济之间的相互交融
③文化的经济功能越来越突出
④文化发展要以经济发展为基础
A. ①② B. ①④ C. ③④ D. ②③
(题文)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用一个个具体的人物故事串联起中国各地的美食,让人们体会到了漂流于历史长河里的中华美食文化,勾起了中国人对饮食文化的民族记忆。这说明
①文化是人类所特有的
②精神产品往往凝结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之中
③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
④文化现象无处不在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8年5月,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在北京召开。李克强总理在会上强调,要依靠改革创新。提升环境治理能力。逐步建立常态化、稳定的财政资金投入机制,健全多元环保投入机制,研究出台有利于绿色发展的结构性减税政策。持续推进简政放权方面的改革,把更多力量放到包括环境保护在内的事中事后监管上。强化督查执法,大幅度提高环境违法成本,引导全社会树立生态文明意识,确保完成污染防治攻坚战和生态文明建设目标任务。
运用政府的有关知识,分析李克强总理的要求对政府进一步做好生态环保工作有哪些启示。
党的十八大以来,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贯彻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同时还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发展质量和效益还不够高,创新能力不够强等问题。
在某次研讨会上,专家学者就如何提升我国经济发质量各抒己见。
专家甲:当产品和服务“有没有”不再是问题时,“好不好”就成了关键。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
专家乙:中国经济到了由大变强的关键期,最重要的支撑是科技创新方面,国家要加大投入支持基础研究领域长期攻关,推动原始创新;另一方面要大力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专家丙:我国外贸市场份额稳步提升,动力转换和结构调整不断加快,但与贸易强国的要求尚有差距。对此,要以创新驱动和扩大开放为动力,加快外贸新优势培育,推进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的转变。
根据材料,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概括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特点,并结合专家发言为提升我国经济发展质量提出合理化建议。
民声带来民生的改善,民意推动民生的实现。随着法制的完善,广大民众不仅在国务院官网上积极参加“2018我向总理说句话”网民建言征集活动,也对政府公开的《儿童福利机构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等文件提意见;敢于利用新闻媒体、打电话写信等方式揭发违法侵权行为,而全国青少年模拟政协活动的中学生们更是将调研得出的《关于规范家政服务行业的提案》和《关于加强幼师队伍管理的提案》等五份提案直接递交两会,成为代表们桌上探讨的话题。
结合材料和所学政治生活知识,分析广大民众是如何参与政治生活,推动民生改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