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最早的手机QQ开始到飞信、微博、微信,再到今天的直播和短视频。受用户年龄层和偏好变化的驱动,移动社交一路向着更直观更便捷的方向进化着,但唯一不变的是人心底那份孤独对社交的渴求。这说明
①事物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②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
③意识活动直接影响物质活动的变化
④意识对人们改造世界具有导向作用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如图是某同学在听课时所撰写的课堂笔记。下列说法能够依次论证笔记中哲学观点的是
①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②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③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④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君子有常体矣
A. ②→①→③→④
B. ②→①→④→③
C. ④→①→③→②
D. ④→③→②→①
“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曰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下列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A. 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B. 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C. 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D. 物质是运动的主体,是运动的承担者
近期,教育部党组以纪念毛泽东《实践论》《矛盾论》发表80周年为契机,召开“学哲学、用哲学” 专题学习会,号召努力学好、用好马克思主义哲学。这样做是基于马克思主义哲学
①是经过实践检验的唯一正确的认识
②是我们党做好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
③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④能够为我们的实践提供有益的指导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历史上关于形神之辩(形体与精神的关系)有诸多不同的观点,东汉哲学家桓谭认为“精神居形体,犹火之然(燃)烛矣,……烛无,火亦不能独行于虚空”;罗马教皇约翰·保罗二世则说:“如果人的身体源于业已存在的有生命的物质,人的精神和灵魂则是上帝直接创造的。”下列对二者的观点评析正确的是
①前者属于唯物主义派别,认为没有物质就没有意识
②后者属于唯心主义派别,认为意识可以离开物质而存在
③前者准确描述了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是科学的
④后者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是错误的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王阳明在《传习录(下)》中云:“心者身下主宰,目虽视而所以视者,心也;耳虽听而所以听者,心也;口与四肢虽言动而所以言动者,心也。”从世界观看,下列观点与此最一致的是
A. “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B. “元者,无形之类,自然之根,在作于太始,莫之与先”
C. “世上有鬼,此乃人精神为之也。人病则忧惧,忧惧见鬼出”
D. “夫昭生于冥冥,有伦生于无形,精神生于道,形本生于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