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写梅,陆游的梅是寒士之梅,毛主席的梅是战士之梅。做寒士时,有“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的品质;做战士时,有“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的傲骨,两者都是人生非常重要的品格,共同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梅的意象。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
①把“梅”作为精神追求的目标,与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相得益彰
②“梅”文化以其特有的包容性,彰显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③梅花被赋予特定时代的相应内涵,成为中华民族气节之象征
④文学艺术中梅所幻化出的人生品格彰显了中华文化的民族性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2018年7月13日,首届“曹文轩儿童文学奖颁奖典礼暨获奖新书发布会”在苏州江苏书展主场馆举行。在获得2016年度国际安徒生奖后,曹文轩说,中国经历了那么多苦难和灾难,乡土与生活为中国作家提供了无比丰富的资源。这表明文化创新要
①摒弃传统,发展创新
②立足于社会实践
③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④植根自己民族的文化土壤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2018年4月7日,央视开播的一档名为《时尚大师》的节目里,一位设计师在自己设计的卫衣、T恤和手包里,运用了龙生九子中的螭吻和椒图这两个神兽元素,还加入了我国传统建筑中榫卯结构等模块,使中国传统的吉祥图案变得时髦时尚。这告诉我们
①传统文化的创新必须借助大众传媒
②激活传统文化需不断注入时代气息
③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的重要保证
④对待传统文化我们要批判性的继承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上海刘海粟美术馆于2018新年之际首次举办“互联网+”艺术大展,通过3D打印、虚拟现实技术、多媒体影像装置等,呈现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后羿射日、嫦娥奔月、大禹治水等大众“看得见”“摸得着”的中华神话。这说明
①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了文化发展
②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③信息技术的运用使文化传递的手段发生变革
④神话传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灵魂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国家宝藏》是中央电视台推出的一档大型文博探索节目。通过邀请有影响力的公众人物作为“国宝守护人”,讲述文物背后的故事,通过电视化的语言呈现让文物“活”起来,让文物不仅是一件博物馆中的陈列品,而且是让观众感受到“生命”的文化传奇该节目的成功在于
①在传承中发展传统文化资源的当代表达形式
②创新传统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反映当地人审美要求
③坚持推陈出新,使传统文化满足了现代观众的需求
④基础和回归传统,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微课”依托新兴媒体,以“短小精悍”的风格,正迅速成为发达地区的学校教学活动;“微店”同样依托微博等新兴媒体,迅速走入公众生活。这说明
①科技进步促进了文化传播、继承与发展
②大众传媒是以互联网的推广为标志的
③大众传媒具有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功能
④网络文化是人民大众真正需要的文化
A. ①④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