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个地震多发国家,有记载以来,发生震级超过8.0级的共18次。远古时代,由于人类认识水平和科学技术水平有限,地震预测难以实现。面对地震等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人们只能听天由命,服从所谓“天意”。近代以来,随着人类认识水平的提高,尤其是各种认识工具的不断完善,人们对于地震的预测水平不断提高,但是到目前为止,人类尚不能准确预报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包括震源、震级等。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材料反映了哲学的哪两个基本观点?
(2)这两个基本观点的共同点反映的是哲学的什么问题?它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
杨树和柳树的景观生态功能突出,固碳滞尘功能强大,对北京绿化功不可没。然而,每年四五月,都是杨柳飞絮的季节。为降低飞絮给城市交通、市民健康等带来的不利影响,园林工人采取为雌株杨柳树注射药剂、嫁接、修剪等方式,有效抑制了飞絮产生。这表明,园林工人们
A. 改造了杨柳树生长的自然规律
B. 研制出不飞絮的全新杨柳树种
C. 创造条件,减少了杨柳树飞絮
D. 利用规律,改变杨柳飞絮季节
(题文)2017年5月21日,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丁肇中先生在江苏发展大会扬州论坛上指出,宇宙中90%的物质是看不见的,被称为“暗物质”.我们的目标之一就是寻找“暗物质”.材料中的“暗物质”
①是对宇宙间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反映
②是能被人类所认识的具体的物质形态
③是对宇宙间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的概括
④是客观实在的外在表现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要引导规范和约束国土资源开发利用行为,立足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有度有序利用资源,优化资源开发利用结构,深入推进国土综合整治和地质环境保护,提高国土资源综合利用能力和水平。这是基于
①形成人与自然关系的正确认识是我们正确对待自然的前提
②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会随人的意识而改变
③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
④尊重自然界的物质性才能在改造自然的活动中做出正确的选择。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地球上生物细胞的直接能源为三磷酸腺苷。最近,研究人员将含磷陨石放置在模拟的早期地球环境中与酸性流质物等进行反应,产生了原始的、可供生命使用的能量源-三磷酸腺苷分子的早起形式,该发现为解开地球上的无机环境如何进化出最初的生命物质这一生命起源之谜提供了新的可能性。上述试验进一步证明
①无生命物质和生命物质具有共同的基础和本质
②无生命物质向生命物质的转变是无条件的、必然的
③无生命物质和生命物质的规律具有同样的表现形式
④无生命物质向生命物质进化的规律是能够被认识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题文)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提出了“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的著名命题。他的弟子克拉底鲁认为,“人甚至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两人观点的分歧在于是否承认
A. 运动的绝对性
B. 事物是运动变化的
C. 相对静止的存在
D. 物质是运动的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