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天文学通过引力透镜、宇宙中大尺度结构形成、天文观测和膨胀宇宙论研究发现:宇宙的密度可能由70%的暗能,5%的发光和不发光物体,5%和热暗物质和20%的冷暗物质组成。这体现了
A. 思维是世界的本原
B. 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C. 思维是存在的前提
D. 思维是对存在的正确反映
视错觉就是当人观察物体时,基于经验主义或不当的参照形成的错误的判断和感知。有时候眼见的东西并不一定为实,也许你看见的东西并不一定存在,而是你的大脑认为它存在。这表明( )
①错觉的客观存在表明了其具有物质性
②意识有时并不是物质的反映
③意识依赖于物质,错觉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④错觉是在一定条件下个体对客观事物的歪曲反映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③④
现代科学研究认为,梦境是人的一种潜意识,与我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心理因素以及身体状况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上述研究结果说明( )
A. 意识依赖于物质,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B. 意识是与客观存在相符合的主观映象
C. 人们在意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世界 D. 人的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中国古代无数优美的诗篇赋予了月亮以不朽的生命。王维诗云:“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张继诗云:“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苏轼诗云:“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上述诗句能反映景随情迁的心境,从哲学上看其原因是( )
A. 不同的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是有差别的
B. 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C. 认识的主体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不同
D. 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一窝蚂蚁多达数万只,却多而不乱,各司其职、分工明细:蚁后的任务是产卵、繁殖;工蚁负责建造、觅食、运粮、育幼等;雄蚁负责与蚁后繁殖后代;兵蚁则负责抵御外侵、保卫家园。对于这种配合默契的行为,有人认为某些动物也是有意识的。这一观点( )
A. 肯定了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B. 否认了意识是人脑所特有的机能
C. 夸大了意识的作用
D. 肯定了意识是人脑所特有的机能
中国旧体诗多以中原及周边地区的生活为题材。进入近代,随着人员交往、文化交流的增多,中国旧体诗出现了反映西方社会的内容,如“地冷宜亲火,楼高可摘星”反映伦敦的阴冷气候和城市风貌:“开函喜动色,分明是君容”反映照片给远方亲人带来的喜悦。从中国旧体诗内容的变化可以看出:
①意识内容的变化本质是人的反映方式的变化
②没有被反映着就不可能有任何意识的内容
③有什么样的意识内容就有什么样的反映对象
④意识内容的变化根源于社会生活实践的变化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