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材料一:近几年,随着污染的加重,世界各国把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循环社会看作是实施可...

    材料一:近几年,随着污染的加重,世界各国把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循环社会看作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和实现方式。传统经济是“资源-产品-废弃物”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而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复循环流程,做到生产和消费“污染排放最小、废物资源化和无害化”,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材料二:1982年1月1日,中央发出第一个关于“三农问题”的一号文件,当年全国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进入高潮,激发了亿万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民收入稳步快速增长。1997年至2003年,农户收入持续徘徊,农村社会矛盾日益突出,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回归三农,到2014年,中央连续发布了11个一号文件,始终围绕着“增加农民收入、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村繁荣稳定”展开。同时根据经济形势和农业状况的变化,具体政策措施也在不断变化,每年的“一号文件”都有新论述、新思路、新举措,具体政策侧重点不同。

(1)结合材料一,分析说明循环经济所倡导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如何体现联系观点的。

(2)结合材料二,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的知识,说明中央一号文件对“三农”问题的认识的发展历程。

 

(1)①联系具有普遍性,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循环经济把“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看成是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并积极加以利用,体现了联系的普遍性。②联系是客观的,但是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循环经济就是建立了一种新的联系以实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③联系具有多样性,要求我们要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复循环体现了在不同条件下事物的联系也不同,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2)①发展具有普遍性。人对事物的认识是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在解决我国“三农”问题上,中央一号文件就是这样一个过程。②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我国“三农”问题曾经遭遇的问题和现在的成就就说明这一点。③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中央连续发布了十一个一号文件,不断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民收入提高。④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我国农业的发展、农村风貌的改善、农民收入的增长就体现了这一点。 【解析】 本题以循环经济和“三农问题”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生活与哲学》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联系观和发展观的把握程度。试题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探究和论证事物的能力。本题共设置了两个小问,第一个小问考查联系观,第二个小问考查发展观,解答这两个小问的关键在于,一是明确联系观和发展观的内容,二是对材料进行解读。把材料有效信息与教材基础知识相结合进行分析。 (1)第一个小问要求结合材料一,分析说明循环经济所倡导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如何体现联系观点的。解答本题时,要结合设问,首先进行理论链接:联系的观点,主要指联系的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等。然后分析材料中的每一小点,理论联系材料展开论述,组织答案:循环经济是“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组成的系统工程,体现了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复循环流程,体现了在不同条件下事物的联系也不同,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循环经济就是建立了一种新的联系,体现了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2)第二个小问要求结合材料二,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的知识,说明中央一号文件对“三农”问题的认识的发展历程。本题的知识限定是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的知识,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一是明确发展观的内容,二是对材料进行解读。对“三农”问题的认识变化表明发展具有普遍性;问题与成绩的出现表明事物发展的途径;一号文件不断推进“三农”问题的解决表明量变与质变的统一;“三农”的改观表明发展的实质。据此即可组织答案。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材料一:近年来,我国人口结构已呈现高龄少子特征。适龄人口生育意愿明显降低,少生优生成为社会生育观念的主流;同时,人口老龄化态势明显,老年人口比重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劳动年龄人口开始绝对减少。这些都对我国人口均衡发展和人口安全提出挑战。适时修改“一孩政策”,实施“全面二孩”政策,是适应我国人口发展新形势、满足现实需要的必要举措,也是顺应趋势、顺应民意之举,对于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具有重要作用。2015年1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和计划生育法的决定》。

材料二:通过近30年的不懈努力,我国的扶贫开发取得了举世公认的辉煌成就。但是,长期以来贫困居民人口底数不清、情况不明、针对性不强、扶贫资金和项目指向不准的问题较为突出。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湘西考察时提出“精准扶贫”的思想。2014年到2015年,经过在不同地区进行考察和交流,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准扶贫的思路逐步清晰并不断完善。“精准扶贫”思想是中国政府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关于贫困治理的指导性思想,将对中国扶贫成败起关键作用。

(1)结合材料一,运用辩证唯物论的有关知识,分析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和计划生育法》的必要性。

(2)结合材料二,说明中央扶贫思路是如何体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

 

查看答案

我国通过制定“十三五”计划来指导今后五年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体现了实践是

A. 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

B. 主观与客观相一致的活动

C. 客观物质性活动

D. 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活动

 

查看答案

习近平对全面加强安全生产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公共安全绝非小事,必须坚持安全发展,扎实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堵塞各类安全漏洞,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频发势头。下列与上述要求蕴含哲理相近的是

A.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B.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C. 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

D.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查看答案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是杜甫的两句诗;“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是刘禹锡的两句诗。我们从中可以看出的哲理是

①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有其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

②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③新事物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发展前途的东西

④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与旧事物之间的斗争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查看答案

“网上祭祖”近年来风行于网络。这种方式既节省时间又经济环保,尤其是为许多远在异乡的游子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下面对这种祭祖方式看法正确的是

①网上祭祖是新出现的事物,必定战胜旧事物

②网上祭祖符合事物发展规律,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③网上祭祖作为新出现的事物要被大众接受需要一个过程

④网上祭祖发展的速度慢,不可能成为新事物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①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