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我国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8.8%,这意味着消费已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第一驱动力。要进一步增大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国家可采用的措施是
①依靠技术和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提高劳动者工资→提高消费水平
②降低利率水平→鼓励信贷消费→提高居民收入→提高消费水平
③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提高居民消费信心→提高总体消费水平
④工业反哺农业→统筹城乡发展→增加农村居民收入→提高农村居民消费水平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下表为2013年、2015年、2017年我国经济发展数据(单位:亿元)。
由表中数据可推断出
①我国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在不断增强
②我国推进“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
③我国产业结构在不断优化升级
④第一产业在国家经济中的地位下降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纷繁复杂的经济生活中存在许多“双刃剑”现象,即同一现象或措施,有时会产生截然不同的两种效果。下列表述中,能正确体现这一现象的是
①货币的供应量过多易引起通货膨胀,货币的供应量不足会导致通货紧缩
②人民币升值不利于我国企业扩大出口,但有利于我国居民出国旅游
③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会导致消费者对其需求量急剧减少,也会带来市场供应量的增加
④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有利于增加劳动者收入,同时也会增加企业经营成本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很多企业对高级技能人才的需求处于饥渴状态,一些企业为了吸引高端人才开出了优厚条件,高端人才薪水飙升。不考虑其他因素,能正确反映这种变动对高端人才需求传导效应的是: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材料一:中秋节,又称团圆节、八月节。时在农历八月十五,正值三秋之半,故名中秋。与元宵节、端午节并称为三大传统佳节。两汉时已具雏形,时在立秋日。唐出现观月、赏月、饮酒对月等活动。北宋太宗年间,始定八月十五为中秋节。八月是作物收获季5节、庆丰、贺团圆,“花好月圆人寿”便成了中秋节的主题。中秋节阖家团圆,月亮升起时,献月饼、瓜果以祭月,古风延续至今。
材料二:在不知不觉中,西方的“愚人节”“圣诞节”等越来越受一些年轻人的欢迎,一些中国传统节日却有走向衰落的迹象。有人认为,具有特定文化内涵、体现着中华文明特点的传统节日受到冷落,意味着西方发达国家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对我国民间文化的冲击。
请回答:
材料中提到的“中秋节”“元宵节”“端午节”“愚人节”“圣诞节”属于传统文化的哪一方面的内容?对这些传统文化,我们是应该一概保留,还是全部抛弃?
材料一:作为改革开放的先行省份,广东今后将继续推进城镇化步伐,预计到2015年将达到70%。然而,没有文化谈不上城镇化。近年来,广东省致力于建设“文化强省”“幸福广东”,以提高社会文明和人民素质。目前,在进一步提升城镇化的同时,正在加强公共文化建设,打造城市“十分钟文化圈”、农村“十里文化圈”等文化惠民工程,以文化驱动城镇转型。
材料二:近年来,我国对外文化交流活动异彩纷呈。利用春节、国庆日、建交日等重要节日、纪念日,积极举办对外文化交流活动;通过文化领域的多层次互访,加强友好城市间的文化交流,主动开展对外文化合作;开展中外互办文化年、在国外举办中国文化节、文化周、艺术周、电影周、电视周和文物展等文化交流活动。这些文化交流活动推动了中华文化面向世界、走向世界。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的作用”的知识,谈谈广东省“以文化驱动城镇转型”的依据。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的知识阐述应如何正确处理好我国与外国之间的文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