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作为文化传承、发展与创新的重要平台,在教育教学中融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引入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是势所必然。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保护文化遗产是传播中华文化、继承优秀文化的重要途径
②文化多样性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和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③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展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
④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豪感,唤醒人民的非遗保护意识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的演讲指出,“和羹之美,在于合异。”人类文明多样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进步的源泉。文明差异不应该成为世界冲突的根源,而应该成为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这意味着
①世界各国文化应相互认同,加强合作
②要坚持求同存异,理解和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
③文化交流互鉴应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原则
④各种文明都是人类精神瑰宝,坚持平等原则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截至目前,全球146个国家(地区)已建立525所孔子学院和1113个孔子课堂。2017年,各国孔子学院和课堂各类学员总数232万人,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受众1272万人次。孔子学院已成为中外文化交流互鉴平台。这表明
①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②文化交流可化解文化差异
③文化对综合国力的影响越来越大
④文化交流能增强中华文化影响力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题文)《经典咏流传》是2018年央视推出的文化节目力作。节目“和诗以歌”,用流行音乐演绎经典诗词,将古典诗词内蕴的思想情感与主流价值,外化为易于传唱的现代歌声,打开了传统文化大众化的新方式。经典要实现“永流传”,需要
①借助现代大众传媒让经典作品反映流行趋势
②探索学习经典、传承经典的新方式和新路径
③发挥经典文化的时代价值,让经典成为主流
④让经典融入生活,激发大众传承经典的热情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的讲话中强调,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也是联合国的最高目标。我们要继承和弘扬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
①意味着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减少与弱化
②彰显了世界各国核心价值观的共同本质
③是维护和发展人类共同价值的内在要求
④有利于各国文化在交流互鉴中共同发展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却在玩手机。”近年来,发达的科技、丰富的物质却让人渐行渐远地偏离了心灵和自然。这些年,“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诗和远方”渐回公众视野,给人们带来了自然的气息和心灵的抚慰,引起了无数人的精神共鸣。这表明“诗和远方”
①能使人获得精神享受和思想启示,引导人们向美向善
②通过人们的自觉欣赏、主动接受,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③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决定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④根源于多元的大众文化,能满足人们共同的文化需求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