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8年2月26日闭幕的平昌冬奥会上,中国作为下届冬奥会主办国,在闭幕式上奉献了8分钟的文艺表演。表演以相约北京为主题,运用高科技的手段,让人工智能和演员一起表演,并通过互联网与国人互动,向全世界人民发出邀约,“北京8分钟”惊艳了整个世界。短短8分钟,浓缩了中国机器人行业近20年的努力,凝聚了科研团队的艰苦付出。“北京8分钟”的成功表明
①科研成就的取得离不开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②意识活动的目的性和创造性是成功改造世界的条件
③科技的不断发展,助推人类思维与智能思维的有机融合
④科学探索要求不断改变事物属性以满足人类自身需要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探月工程的实施,不仅推动了我国航天研发、制造、应用能力和水平的跃升,而且带动了信息技术、微电子、新材料等领域一批新技术及其产业化发展,推动了空间科学和空间技术应用的发展,产生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极大地振奋了民族精神。从哲学角度看,实施探月工程
①创造出新的天体结构、地月关系和经济规律
②是人的有目的、有计划、有意识的实践活动
③过程及其结果是受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制约的
④促使人类摆脱了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的束缚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长时间盯着一个字看,或者不断重复写某个字,就会出现这个字越看越不对劲、越写越不认识的现象。这在心理学上被称为“语义饱和”,即大脑神经活动在接受持续相同刺激之后,会因神经疲倦而受到抑制,大脑仅能注意字的某个部分,无法从整体上得到对这个字的意识。“语义饱和”现象告诉我们
①心理活动是影响意识形成的决定因素
②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
③一切生物的反应形式是人类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
④意识活动是通过人脑对外界刺激的反射活动实现的
A. ①② B. ②④ C. ③④ D. ①④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我国发展所处的历史方位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需要新的重大理论创新和思想指导,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载入国家根本法,体现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新成就新经验新要求,在总体保持我国宪法连续性、稳定性、权威性的基础上推动宪法与时俱进、完善发展,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宪法保障。对此的合理解释是:
①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呈现为波浪式封闭式循环
②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决定了认识的反复性
③人们对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认识到实践,再从实践到认识的多次反复
④认识对象、认识主体和实践的无限发展导致认识具有无限性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量子力学是20世纪伟大的科学发现,催生了激光、核能等高新技术。但用于描述微观粒子状态的波函数的本质究竟是什么,至今悬而未决。2018年2月,清华大学用“相遇延迟选择实验”证明了波函数的真实存在。这表明
①只有科学实验能把认识上升为真理
②人类的实践活动是历史的发展着的
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④科学实验目的是证实理论的真实性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④ D. ②③
“蒙古族长调、萨满吟诵调,这些民间的音乐,在现成的资料里面都有。但只有你身临其地,听当地人在生活中歌唱,你才能触摸到音乐活的灵魂。”这段话告诉我们
A. 生活实践才是艺术创作的源头活水
B. 实践是按照主观的内在性认识世界的活动
C. 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享受者
D. 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受具体实践条件的制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