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国务院医改相关负责人指出,结合十年的探索,我国医改应该是存量性的结构性变革,财政投入、医保基金固定,老百姓负担不能增加,医院收入不能减少,在这四个前提下,要把价格理顺,回归公益性。推进公立医院薪酬改革是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强化公立医院公益性的“牛鼻子”。薪酬改革应与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医院人事制度改革和绩效考核等管理机制改革联动。此外,要平衡不同岗位,同时向儿科等紧缺科室、岗位倾斜,提高全员激励性的杠杆效果。今年5月,人社部调研组前往福建三明调研,要求三明创造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未来更多试点医院要发挥改革试点引领示范作用,最终实现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全面铺开。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评述材料中我国试行的医改措施。
欧盟境内首个中国经贸合作区“葡萄牙——中国经贸合作区”正式设立,标志着中国企业开始集群式迈出国门。这表明我国:
①坚持把实施“走出去”战略作为经济发展的根本基点
②从“引进来”转向“走出去”,规避对外开放的风险
③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应对经济全球化挑战
④不断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所谓“挤进效应”是指政府采用扩张性财政政策时,能够诱导民间消费和投资的增加,从而带动产出总量或就业总量增加的效应。2017年我国财政工作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并适当加大力度。对此下列传导路径正确的有
①加大财政支出→投资增加→生产规模扩大→拉动经济增长
②下调增值税税率→增加财政收入→刺激总需求增长→促进经济发展
③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大国债发行规模→投资增加→刺激经济增长
④降低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增加市场货币供给量→消费扩大→带动经济发展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② D. ③④
目前,我国中央财政集中了全国50%以上的财政收入,但支出只占全国的20%左右,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不科学的问题逐渐暴露。在财权与事权不能匹配的情况下,地方被迫转向土地财政寻求财源,形成了严重的土地财政依赖症,扭曲了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路径。这表明,地方摆脱土地财政依赖症需要
①推行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划分,完善中央与地方支出的责任划分
②合理配置财政资源,提高中央与地方财政资金使用效率
③减轻地方财政负担,避免地方出现财政赤字现象
④建立现代财税制度,发挥财政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
A. ①③ B. ①② C. ②④ D. ③④
李克强总理在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居民基本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由240元提高到450元,大病保险制度基本建立,已有1700多万人次受益,异地就医住院费用实现直接结算,分级诊疗和医联体建设加快推进。持续合理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提高低保、优抚等标准。完善社会救助制度,近6000万低保人员和特困群众基本生活得到保障。这表明
①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
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效率与公平具有一致性
③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④我国不断完善再分配调节机制,增强群众获得感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
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进一步明确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各地通过调控来落实中央的定位,如:合理增加住宅用地、贷款申请“认房又认贷”的政策(即只要名下有房产,再买房就算第二套套房;如果名下无房产,但有过房贷记录,也算二套房)、提高二套房首付比例、缩短贷款年限等,全国房价过快上涨的势头得到遏制。这一政策的传导机制是
①合理增加住宅用地→住房供给量增加→满足购房需求→遏制房价上涨势头
②提高二套房首付比例→购房资金增加→抑制投机性购房→遏制房价上涨势头
③“认房又认贷”→二手房供给量增加→购房需求增加→遏制房价上涨势头
④缩短贷款年限→减轻还贷压力→购房需求减少→遏制房价上涨势头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