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一句古谚语叫“立夏到小满,种啥都不晚”,劝农民开春的时候一定要晚耕种。现在,农业专家却劝农民早耕种,“谷雨到立夏,种啥都不怕”。这一变化
①源于人们对气候变化的认识不断深化
②体现了人们对气候和耕种关系的认识永无止境
③启示我们要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④说明人们根据气候的变化改变了原来的耕种规律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总体布局,十六届六中全会增加了社会建设,十八届四中全会增加了依法治国,十九大明确提出“五位一体”和“四个全面”的布局。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过程说明:
A. 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规律的反映
B. 真理和谬误的界限不容混淆
C. 真理性认识随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D. 真理性认识不断超越历史条件
英国哲人培根说过:“真理是时间的女儿,不是权威的女儿。”他主张打破“偶像”,铲除各种偏见和幻想。这表明
A. 真理与权威是相互排斥的
B. 真理要靠科学理论来检验
C. 只有服从真理,才能具有权威
D. 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几个世纪以来,科学家一直就脑容量大小是否决定智商的问题争论不休。科研人员的最新研究发现,脑容量与智商之间的关联微乎其微,决定人智商高低的或是大脑结构而不是脑容量大小。这说明
A. 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 B. 认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绝对的
C.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之一 D. 人们过去对人脑的认识是错误的
“亲身下河知深浅,亲口尝梨知酸甜。”下列与该俗语蕴含哲理一致的是
A.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B.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C.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D.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万历十五年》是一本史书,但是企业家读出了企业的兴衰,心理学家读出了中国的人情,政治学家读出了道德和法律的关系。由此可见
A. 知识结构、认识能力和认识水平等因素影响人的认识
B. 真理有很多个,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C. 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D. 真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