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教育部通知,从2017年春季开始,在大、中、小所有学段、所有学科、所有国家课程和...

    教育部通知,从2017年春季开始,在大、中、小所有学段、所有学科、所有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教材中,将中国人民“八年抗战”一律改为“十四年抗战”,把弘扬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落实到学生教材当中去。史学专家根据大量史实研究发现:“14年抗战”的概念更科学,过去“八年抗战”的概念仅是指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开始的全国性抗战,只是十四年抗战中从局部抗战进入全面抗战的一个阶段。

我们修正历史概念,不是记住仇恨,而是要呈现历史本来而目,客观反映日本侵华罪行,反映中国人民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的特殊贡献和巨大牺牲,惊醒日本右翼、维护世界和平;是为了让中国人民铭记血泪史、屈辱史和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战的斗争史、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增强爱国热情、凝聚民族力量,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顽强奋斗、奋发图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的传承性与民族精神”的知识,说明“把弘扬中华民族精神落实到学生教材当中”的必要性。

 

①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和相对稳定性。没有文化继承就没有文化积累。把弘扬民族精神落实到教材当中,有利于学生积极继承中华民族精神,发扬爱国传统,提高政治认同。 ②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把弘扬民族精神落实到教材当中,有利于学生从小形成对祖国的强烈认同感,为实现中国梦贡献力量。 ③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和培育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人类文化传承中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把弘扬民族精神落实到教材当中,有利于传道、授业、解惑,把中华民族精神传递给下一代,在群众中发扬光大。 ④把弘扬民族精神落实到教材当中,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是不断增强国际竞争力的要求,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 ⑤把弘扬民族精神落实到教材当中,有利于对全体人民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铸造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有利于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有助于警醒各国牢记历史、珍惜和平。 【解析】 本题的知识限定是“文化的传承性与民族精神”,设问指向是说明“把弘扬中华民族精神落实到学生教材当中”的必要性。首先分析设问,要求调用的知识是“文化的传承性和民族精神”两部分知识,关键词是“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和“进教材”。由此可知,需要把“传统文化”、“教育”和“弘扬民族精神”三者建立横向联系,才能形成较为完整的答案。首先,“传统文化+教育”的角度:传统文化有继承性,教育能推动传统文化继承和传播;传统文化的特点,通过教育可以形成认同感和归属感。其次,“教育+民族精神”的角度:教育的传承功能有利于民族精神传给下一代;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意义。最后展开、整合成为完整答案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18年的春节,全景展示了一个充满年俗味、科技感和国际范的新年。除夕之夜,春晚舞台上中外群星共唱《我爱你中国》,多国领导人祝福中国。欢乐春节活动遍及140个国家和地区,受众近30亿人;全球2300余座城市数以亿计的人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参与具有中国特色的集福送红包等春节活动。在世界很多地方,春节正成为本土化节日。

从丝路驼队到一带一路,从太平洋到大西洋,从非洲到欧洲,中国的发展给世界带来了机会和信心。承载着中国特色、中国精神、中国智慧又反映人类共同价值的中华文化,跨越时空,推动世界各国利相融、民相亲、心相通,为人类文明再添华章。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中华文化为什么能够如此自信地走向世界。

 

查看答案

    古人云:诗言志、歌咏言。一部中国诗词史就是几千年来中国人精神风貌的展示。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的纯真质朴,到“梨花院落溶溶月”的浪漫情怀;从“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的雄心壮志,到“心远地自偏”的隐士风流;从“黄河之水天上来”的盛唐气象,到“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婉约缠绵。诗词以最凝练的语言和优美的韵律,把中华文明的精神内涵内化为我们的心灵认知,又外化为口耳间的美妙流传。

春节期间,央视《中国诗词大会》节目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宗旨,邀请全国各个年龄段、各个领域的诗词爱好者共同参与,力求通过对诗词知识的比拼及赏析,带动全民重温那些曾经学过的古诗词,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该节目充分吸收《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等节目的宝贵经验,在娱乐综艺节目大举入侵之时,树立了一个新的风向标,唤醒了观众、特别是年轻观众对于我们自己的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圈粉无数。

对于当下的古诗词热,有人提出“记诵是因循的步履,思考才是创新的源泉”。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对此观点进行驳斥。

 

查看答案

    2017年5月5日,中国上海,完全按照国际适航标准研制的、拥有完全知识产权的国产大型客机C919成功进行首飞,几经反复,历经风雨,中国自主研制大型客机的梦想,终于开创性地成为现实!中国的大飞机实现了“一飞冲天”!C919的研制是非常复杂的系统集成工程,研制人员共规划了102项关键技术攻关,包括飞机发动机一体化设计、电传飞控系统控制设计、主动控制技术等。不同的系统集成绝不是简单的拼接,如何关联,取决于飞机的整体设计方案。在C919完成首飞、实现量产后,还将带动上下游产业发展。航空制造业是航空产业的根基,也是我国高端制造业的重要标志之一,有着相当广阔的市场空间,成为中国制造的一张名片。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的作用的知识,简要说明C919首飞成功的意义

 

查看答案

子墨子言见染丝者而叹日:“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人者变,其色亦变。五人必而已则为五色矣。故染不可不慎也!非独染丝然也,国亦有染,”这给我国的启示是

①反对文化建设的多元化取向,阻断不良文化对人们的影响

②提供多样化的文化产品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③加强社会文化建设,提高人们文化的辨别能力

④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让人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正能量的熏陶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社会文化,既要有“阳春白雪”,也要有“下里巴人”。城市中的草根艺人用努力和汗水,为疲劳一整天的人们带来轻松和欢笑。虽谈不上高大上,也传递真善美。由此可见

①人民群众是文化的创造者和享用着

②草根文化就是我们倡导的大众文化

③人的文化素养在社会生活中自发形成

④文化需求具有多层次、多样化的特点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