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自建国以来,党和政府一直在密切关注“三农问题”,探索一直没有停止。 材料一:建国...

    自建国以来,党和政府一直在密切关注“三农问题”,探索一直没有停止。

材料一:建国初期,彻底废除了封建剥削制度的土地政策,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大幅度发展。1958年,农村建立人民公社,一切财产由公社统一核算统一分配;同时全国掀起“大跃进”的高潮,“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大办农业。1978年,十八位农民冒着极大的风险,在土地承包责任书上按下了红手印,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农村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调整了土地关系,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2016年,根据农村改革新形势,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中央深改小组会议,审定下发《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的意见》。2017年十九大报告中就农村改革进一步强调了“三权分置”。

材料二:十九大报告中,中共中央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这反映了中央对农村定位的再认识,对乡村价值的重视。该战略不仅为国家的现代化带来深远的影响,更为主要的是为农民带来了希望。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1)运用发展的观点,结合材料一,谈谈你对我国农村土地政策演变过程的看法。

(2)结合材料,运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相关知识,说明党和政府要解决好“三农问题”,应该遵循哪些原则?

(3)运用矛盾观的知识,为河南省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提两条方法论建议。

 

(1)①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其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我国农村土地政策不断演变的过程总体呈现出前进性和上升性,符合时代发展和符合客观规律的土地政策作为新事物,推动了我国农业生产力的发展。②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在我国土地政策的演变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如图58年的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的土地政策因为不适合我国当时的生产力水平,违背了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因此极大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③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19大报告中提出的“三权分置”政策既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又符合人民的根本利益,必将会给农村发展带来新的生机。④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随着时代发展,我国要继续逐步探索更适合我国发展的土地政策,以促进农村经济的突破性发展。 (2)①价值判断是价值选择的基础。党和政府要解决好“三农问题”,必须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并在此基础上做出正确的价值选择。②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要遵循社会发展客观规律。党和政府需要深刻把握时代特征,遵循社会发展客观规律,进一步推进土地关系改革,调整生产关系,以促进农业生产力的发展。③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应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党和政府应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产生的。 (3)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各个乡村要根据自己的乡村特点,制定适合自己的落实方案。②坚持共性与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各个乡村要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导下,发展特色乡村。 【解析】 本题以“关注三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背景材料,从发展观、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矛盾观等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学生对课本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对材料重要信息的获取能力、理解能力和概括能力。特别是第三小题,更是考查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1)首先,明确关于发展的观点主要有:发展的普遍性、发展的实质、发展的状态(量变、质变)、发展的途径(前进性与曲折性)等。其次,分析材料。从材料中找出我国农村土地政策演变过程:彻底废除了封建剥削制度的土地政策、掀起“大跃进”的高潮、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三权分置”等。把获得的这些信息与发展的原理相对应组织答案即可。 (2)首先,明确关于“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知识点主要有: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关系(价值选择是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作出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特点(社会历史性、阶级性、主体差异性)、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评价标准(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等。其次,分析材料。从材料中找出党和政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具体做法:调整了土地关系,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遵循规律);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创造更多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了人民)等。把这些信息点与“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知识点一一对应组织答案即可。 (3)这一题考查了矛盾分析法。关于“矛盾分析法”主要有: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坚持共性与个性的统一;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等。做好这一题,除了运用以上的方法论而外,还必须围绕一个中心“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本题答案不唯一,言之有理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17年10月中国共产党十九届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召开。

材料一: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提到“四个自信”:即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其中,制度自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进步的根本保障。这四个自信如车之四轮,共同支撑起中华民族傲立于世界的底气、敢于排解万难的豪气和勇气。

材料二:十九大明确提出“五位一体”和“四个全面”布局。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的总体布局;十六届六中全会增加了社会建设;十八大增加了生态文明建设;十八届四中全会又增加依法治国。十九大提出的“新布局”,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1)有人认为,“四个自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胜的法宝,有自信事必成。结合材料一,运用辩证唯物论的相关知识,对此观点作评析。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不断拓展。结合材料二,说明这体现认识论哪些道理?

 

查看答案

习近平主席在给北京大学学生的回信中说:“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只有把人生理想融入到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才能最终成就一番事业。”这要求我们要

A. 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

B. 坚持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C. 全面提高自身道德素质

D. 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

 

查看答案

青年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从哲学上看,这里强调青年要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是因为

A. 一切工作都应该从正确的价值观出发

B. 价值判断是在价值选择的基础上作出的

C. 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

D. 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

 

查看答案

习近平在所著《之江新语》一书中引用了《礼记》中“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告诫党员干部不仅要主动接受群众监督,而且还要不断加强自律。这要求党员干部

①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②注重修身养德,树立正确的群众观

③办事光明磊落,树立正确的物质观

④做到知行合一,树立正确的实践观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

2018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指出,网民来自老百姓,老百姓上了网,民意也就上了网。群众在哪儿,我们的领导干部就要到哪儿去。各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不仅要认真对待,而且要及时倾听。这说明了

①一切对人民群众负责,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

②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③要坚持群众路线,树立群众观点

④人民群众是物质生产的承担者和社会生产力的体现者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