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古代圣贤思想、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阅读材料,回答...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古代圣贤思想、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7年6月16日,第23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颁奖典礼中,《朗读者》荣获最佳幸福电视节目。《朗读者》是中央电视台推出的一档文化情感类节目。该节目以个人成长、情感体验、背景故事相结合的方式,选用精美的文字,用最平实的情感读出文字背后的价值,旨在实现文化感染人、鼓舞人、教育人的传导作用,展现有血有肉的真实人物情感。节目不仅展现出传统文化蕴含的魅力,更是让无数观众为文化痴迷。这种返璞归真的制作方式,让人眼前一亮。节目播出后备受好评,不少网友表示:“这是文化传播的又一股清流。”

材料二《朗读者》第一期压轴出场的是96岁高龄的著名翻译家许渊冲先生,他在国内外出版译著包括《诗经》、《楚辞》、《李白诗选》、《西厢记》、《红与黑》、《包法利夫人》、《追忆似水年华》等六十本,是有史以来将中国历代诗词译成英、法文的唯一专家。2014年8月2日许渊冲获得国际翻译家联盟2014“北极光”杰出文学翻译奖,成为该奖项自1999年设立以来首位获此殊荣的亚洲翻译家。许老先生尽毕生之力所做的,就是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之美,似无止境。对于未来的时间,他是这样设计的:两个多月翻译一本,计划有生之年完成《莎士比亚全集》。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知识,简析《朗读者》成为“一股清流”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多样性的知识,说明中外名著互译共存的意义。

 

(1)①创设有益文化环境,使人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文化熏陶,提高文化素养,陶冶人们的精神情操。 ②展现传统文化魅力,传播优秀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③依托大众传媒,创新节目内容和形式,激发观众兴趣,满足人们的审美体验和文化需求。 ④采用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 (2)①中外名著通过不同文字载体传播各自不同文化,通过互译能领略不同民族和国家文化之特色,有利于展示文化的多样性。 ②中外名著互译共存有利于吸收世界优秀文明成果,实现本民族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③将中国历代诗词译成外文出版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④中外名著互译共存有利于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推动了人类文明的繁荣与进步,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解析】 此题以央视文化情感类节目《朗读者》为背景材料,考查《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 第(1)问要求“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知识,简析《朗读者》成为‘一股清流’的原因。”属于原因类试题。考生在解答此题时,首先要明确此题的材料范围为材料一,知识范围为“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属宏观考查。然后结合材料一中相关信息分别从文化影响人的来源、特点;文化塑造人生;大众传媒的作用;发展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大众文化等角度进行具体分析即可。 第(2)问要求“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多样性的知识,说明中外名著互译共存的意义。”属于意义类试题。考生在解答此题时,首先要明确此题的材料范围为材料二,知识范围为“文化多样性”的相关知识,属微观考查。然后结合材料二的相关信息分别从展示文化多样性;推动本民族文化创新发展;推动中华文化传播,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促进世界文化繁荣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等角度进行具体分析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企业过度追求“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带来的短期利益,从而忽略了产品的品质。工厂老板等不及工程师匠艺精神的开花结果,社会也等不得工厂匠艺精神的精雕细做。这意味着,工匠精神所需要的痴迷,不再能得到回报。这就摧毁了工匠精神所必须经过的煎熬。工匠精神实际上是一种敬业精神,就是对每个人所从事的工作锲而不舍,对质量的要求不断提升,在每一个工作岗位上的每一件事都不能放松。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点,分析发扬工匠精神对社会发展的意义。

 

查看答案

建立“学习型社会”的内在要求是

A. 推动教育信息化和构建终身教育体系

B. 每个人都要通过学习不断提高学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

C. 建立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

D. 让学习成为一种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

 

查看答案

一窗一世界,江南园林以其独特的魅力嫁到海外,掀起海外投建江南园林的热潮。随着中国综合国力持续增强和全球化不断深入,近年来中华文化的海外传播有了长足的进步。中华文化要更好地走出去,需要

①依托经贸,在往来中获得商业利润的同时进行价值观念上的宣传和渗透

②体现尊重,尊重文化多样性首先要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

③顺其自然,循序渐进的发展和创新自身文化,实现国际影响力的飞跃

④立足民间,将中华文化的根和魂植根于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与实践之中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平时序”。伟大的作品一定是对个体、民族、国家命运最深刻把握的作品。史诗是人民创造的,不论多么宏大的创作,多么高的立意追求,都必须从最真实的生活出来,从平凡中发现伟大,从质朴中发现崇高。这说明

①反映国家和民族命运是文艺创作的根本目的

②揭示人类命运和民族前途是文艺工作者的追求

③文艺创作应遵循自身规律,发掘本民族优秀文化

④走入生活、贴近人民群众是艺术创作的基本态度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教育部近日公布的《高中阶段义务教育普及攻坚计划(2017-2020年)》提出,到2020年,全国普及高中阶段义务教育,适应初中毕业生接受良好高中阶段义务教育的需求。下列对普及高中阶段义务教育的意义表述正确的有

①优化教育发展结构,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②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③为产业发展向中高端转型升级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④发挥教育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的关键作用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