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明月,常令诗人爱恨交织。有人怜爱:辛苦最怜天上月,一昔(同“夕”)如环,昔昔都成玦;也有人嗔怪: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其实,月亮本是宇宙间一个冰冷无知的星球,它的阴晴圆缺乃是天体运动的自然规律使然,人们对它的爱恨都是无理的:人间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诗人无理的怜爱与怨恨表明
①文学世界是创作者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②文学世界中一切事物都具有客观性
③文学创作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④文学创作是意识能动改造世界的具体形式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
2.正是通过这种看似无理的怜爱与怨恨,把诗人郁积于心的深情浓愁表达得淋漓尽致,因而无理却又显得有理了。可见,在诗的世界里,“有情”才能“有理”,“情”往往是胜于“理”的。这一论述说明
①文学世界中“情”与“理”是直接同一的
②文学世界中“无理”依据一定条件可以转化为“有理”
③文学创作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有其独特方式
④文学创作不遵循认识的一般规律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司马光这诗不仅道尽千古兴亡,也形象地说明了
A. 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B. 生产方式是社会运动的主体
C. 城市是社会运动的主体
D. 物质是运动的载体
2018年7月,天文学家发现了一颗直径300米的小行星,它与地球有着相同的公转轨道,并始终在地球前方“打转”。这一发现再次印证了
①自然界是物质的
②人的意识是物质世界的产物
③人类社会是物质的
④世界真正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①④
在改革开放思想指导下,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深圳已成为中国乃至世界颇具竞争力的现代城市。这说明
A. 人们的实践总是在正确意识指导下进行的
B. 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C. 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D. 有了意识指导的实践就能取得成功
下列格言、警句与“顺水行舟一人易,逆水划船十人难”体现相同道理的有
①不懂庄稼脾气,枉费一年力气
②劈柴不照纹,累死劈柴人
③过了芒种,不可强种
④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农业生产中有这样的谚语:“清明前后,栽瓜种豆”。而今随着科技的发展,随时可以生产反季节蔬菜。由此可见
A. 规律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
B. 规律既能被创造,也能被消灭
C. 科技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D. 人可以认识并利用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