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2018年10月24日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这是一座汇聚国家智慧、展现国家实力的超...

    2018年10月24日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这是一座汇聚国家智慧、展现国家实力的超级工程。港珠澳大桥自2009年12月15日正式开工,在为期八年的施工中,克服了海底淤泥地基松软、在海底铺设隧道(最深40米--大约5个大气压)及粤港澳三地政治制度、管理体制、技术标准不同等各种前所未有的挑战,突破多项技术难关,打破了中国建桥史上里程最长、制造标准最高、难度最大三项记录。自2003年前期筹备工作开始,共有200多家科研单位、上千名科技工作者参与港珠澳大桥的技术攻关,创造了400多项新技术、7项世界之最。在沉管结构、制造工艺、接头方案、隧道实现四大创新,充分考虑包括墩、塔、梁、隧道的造型、人工岛的连接方式、及附属设施的建设等各种细节,终于造就这座海上奇迹。这是一座名副其实的百年工程。贯彻了绿色环保的可持续发展理念,设计使用寿命是一百二十年,超过了我们身边绝大多数的桥梁,凝聚了桥梁设计师和施工人员的智慧和汗水,展现了中国最高的工程水平。

结合材料,分析港珠澳大桥的建设过程是如何体现辩证法发展观的?

 

港珠澳大桥按百年工程的标准设计和建造,并贯彻了绿色环保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体现了港珠澳大桥的建设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港珠澳大桥的建设攻克各种挑战,突破多项技术难关,创造了多项新技术,实现四大创新,体现了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港珠澳大桥的建设者们注意各个细节,突破多项技术难关,历时8年的施工,最终成就这一超级工程。体现出事物的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解析】 本题以港珠澳大桥的建设过程为背景,组织设问,检测学生对发展观知识的掌握,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培育科学精神核心素养。设问对知识限定明确,难度不大。 设问要求结合材料,分析港珠澳大桥的建设过程是如何体现唯物辩证法发展观的?本题属于体现类问题,属于哲学设问中较为简单的题型。解答这种类型题目的关键是分解材料,与发展观所辖知识点对接。据材料可知,“这是一座名副其实的百年工程,贯彻了绿色环保的可持续发展理念,设计使用寿命是一百二十年”,说明该大桥的设计和建设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建设过程中克服了各种挑战,创造了工程奇迹,说明该大桥的建设不是一帆风顺的,体现了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该大桥从2003年开始筹备,百家单位参与,历时八年等体现了事物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个税与生产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社会和谐有着密切关系。

2018年8月3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本次改革将建立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是我国前所未有的重大税制改革。

此次税改明确,个税基本减除费用标准由3500元提高到5000元并适用新税率表,明确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普通住房贷款利息、住房租金、赡养老人支出6项专项附加扣除的具体范围和标准,使群众应纳税收入在减除基本费用标准的基础上,再享有教育、医疗、养老等多方面附加扣除,确保扣除后的应纳税收入起点明显高于5000元,进一步减轻群众税收负担,增加居民实际收入、增强消费能力。

此次税改还明确,今后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专项附加扣除范围和标准还将动态调整。同时抓紧研究适当降低社保费率,确保总体上不增加企业负担,以激发市场活力,引导社会预期向好。

结合材料,运用联系的观点,分析此次税制改革是如何促进社会文明进步和提升人民幸福感的。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闽西C县是“红军故乡、红色土地、红旗不倒”的革命老区,也是地处深山,“八山一水一分田”的福建省省级扶贫重点县。

如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C县人民不等不靠,主动出击,他们以“坚定信念、求真务实、攻坚克难、勇闯新路”的苏区精神为指引,确立生态立县、旅游兴县和产业强县战略。他们克服资金、土壤环境等困难,开展小流域的生态综合治理,通过种草植树防治水土流失,在保持水土基础上又发展经济作物,几年的努力,昔日草木不生的“火焰山”变成瓜果飘香的“花果山”;依靠悠久的客家历史文化、“红色小上海”的红色文化及山清水秀的绿色生态文化等资源,围绕旅游带动发展,他们创造性提出“一江两岸”的旅游策略,整合汀江两岸自然、历史、红色等旅游资源,开展景点旅游、开发乡村旅游、延伸开拓旅游相关产业。

经过多年分步实施,C县呈现出经济发展、生态良好,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改善的良好发展势头。

结合材料,运用“意识的作用”知识,分析“苏区精神”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意义。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生产力的发展是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动力,生产、市场、资本、技术、贸易等全球化已经将各国经济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了全球价值链。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

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从1978年至2018年的40年间,中国设立了20多个经济特区,推动政策相通,建立了10个自由贸易区,实现市场相接,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实现资金融通,实行全领域、全方位的开放,在平等互利基础上同世界所以国家开展友好合作关系,特别是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5年来,已经有8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同中国签署了合作协议。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发表的主旨演讲中指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源于中国,但机会和成果属于世界”,“把‘一带一路’打造成为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的最广泛国际合作平台,让共建‘一带一路’更好造福各国人民”,“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中国改革开放必然成功,也一定能够成功!”中国的发展受益于经济全球化,中国的发展又推动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

结合材料,运用“规律”的有关知识,说明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正确性。

 

查看答案

下图是国家标准委对酒后驾驶、醉酒驾驶的界定标准(以100mL血液中的酒精含量为依据)。由此图启示我们:

①做好量的积累,实现质的飞跃

②事物的质变总是从量变开始的

③要注重量的积累,做到防微杜渐

④量变必然引起质变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气象预报仍然是一门不精确的科学”,造成气象预报难以避免误差的主要原因是:

①人的真理性认识具有相对性

②人的真理性认识包含谬误的成分

③人的认识永远不能达到真理

④天气状况复杂多变决定认识有待于进一步发展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