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天蓝、地绿、水净为主要标志的美丽中国,并将生态文明建设写入党章。自党的十七大以来,举国上下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掀起了一场持久的生态革命攻坚战:政协委员深入调研,提交议案;人大代表心系群众,身体力行;社区居民、村落群众自发参与生态社区、村落创建活动;广西壮族自治区结合该地实际制定和完善了相关资源环境经济政策和法规。
(1)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相关知识,分析我国掀起生态革命攻坚战的依据。
材料二:江苏省基本实现现代化指标体系数据(部分)
主要指标 | 研发经费支出 占GDP比重 | 服务业增加值 占GDP比重 | 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 | 城乡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 |
目前值(2015年) | 2.1% | 41.6% | 9.94年 | 82.6% |
目标值(2020年) | 2.8% | 54% | 12年 | 98% |
注:江苏省经过10年的努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迈出了坚实步伐,为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2)结合上表,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谈谈江苏省政府在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上的应有担当。
贫困问题,是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拦路虎”,也一直是习近平总书记牵挂的事情。打赢脱贫攻坚战,是促进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实现共同富裕的重大举措。
材料一:扶贫必扶智,摆脱贫困需要智慧,培养智慧,教育是根本。调查显示,部分偏远农村教育投入略显不足,且发展不均衡,有很多家长为了获取优质教育资源,不得不在城镇学校旁边租房陪读,因“学”致贫;农村学校师资力量薄弱,受待遇差距、生活条件艰苦等因素制约,优秀教师都纷纷向城市进军;家长对职业教育的认识存在误区,认为读职校没出息,都是“打工仔”;私立学校逐渐增多,一方面有助于缓解教育资源紧张的现状,另一方面却加重了学生家庭负担。
材料二:精准扶贫关键在于发挥好村“两委”(村党支部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班子的作用。在2016年精准扶贫整村推进工作中,某村采取了系列措施,使全村贫困人口实现了全部脱贫。他们的做法是:按照“思想政治素质好、带富能力强、协调能力强”的标准选配村党支部书记;摸清家底、找准“穷根”, 通过项目带动、资金扶持等方式,帮助困难群众发展生产,增加收入;党员干部以自身的致富实践,引导贫困群众克服等、靠、要的思想,激发其致富愿望,增强发展信心;大力推进党务、村务公开,充分发挥党员议事会、村务监督委员会等组织的作用。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扶贫必扶智”的依据,并说明国家在扶智方面应如何作为。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精准扶贫为什么关键在于发挥好村“两委”班子的作用。
在多民族国家内,民族问题能否妥善解决,关键在于能否制定和实施正确的民族政策。正确的民族政策对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国家统一至关重要。下列是一国制定与实施民族政策可能产生的社会结果,其中正确的是
①民族政策失误——民族矛盾激化——社会动荡——经济衰退——爆发政治危机——外部势力插手——国家分裂
②民族政策正确——民族关系和谐——交流、合作、沟通增强——民族心理素质趋同——民族差异逐步丧失——民族矛盾得到解决——国家政权巩固
③民族政策正确——民族矛盾缓和——社会稳定——经济繁荣——对国家认同感增强——民族关系和谐稳定——国家繁荣昌盛
④民族政策正确——民族矛盾消失——社会稳定——经济繁荣——政治危机的根源消除——国家政权巩固——民族关系良性发展
A. ①③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②
某县一选区6000名选民,投票罢免了一名不称职的县人大代表。有人指出:每位人大代表都应发挥“一盏灯”的作用,敢于照亮自己,也乐于照亮别人,要勇立潮头,会当经济发展的参谋员,勇当经济发展的监督员,擅当经济发展的推动员。以上材料说明
①县级人大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②党员应发挥好先锋模范作用,做到执政为民
③选举权是公民的基本民主权利
④人大代表应积极行使职权,对人民负责,接受人民监督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③④
在党的十八大代表产生过程中,代表人选的推荐都是从党的基层支部开始,逐级酝酿、层层遴选;从初步人选到预备人选,地方党委都要召开常委会、全委会投票确定;代表选举采取差额办法,差额选举的比例多于15%;11个省市将代表候选人公示范围从党内扩大至公共媒体。这一变化的意义在于
A. 改善代表结构,保持队伍纯洁
B. 拓宽执政基础,巩固执政地位
C. 发展党内民主,引领人民民主
D. 引入竞争机制,增强执政能力
2017年7月4日晚,电视问政的第三场,一位居民给市水务局官员送去一双套鞋,追问何时能解决他所住小区的渍水问题。面对群众的质问,水务部门应
①践行宗旨、履行职责、为民用权
②强化管理、严格执法、公正司法
③加强宣传,让群众理解政府难处
④关注民生、尊重民意、体察民情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