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纸箱是物质,被火烧后变成灰;树木是物人们可以把它加工成家具、纸张。这说明物质是可以改变的。”对这句话的正确认识是
A. 看到了物质的具体形态是可以改变的
B. 承认了物质和物质的具体形态的联系
C. 把物质和物质的具体形态混为一谈
D. 没有认识到脱离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
我希望,有朋自远方来,岁月不改其性,红尘不染其心;我希望岁月无痕,天地不老——某市201路公交车上的最美寄语充满了诗情画意。从哲学角度看
①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不存在“不改其性”的朋友
②物质的运动具有绝对性,不存在“天地不老”的现象
③物质决定意识,人在红尘面前是无能为力的,“不染其心”是不可能存在的
④物质的根本属性是客观实在性,“岁月无痕”只能是美好的祝福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然知“南俗尚鬼”的狄青(谥号:武)在征讨依智高时,曾经“取百钱自持之,与神约:“果大捷,投此钱尽钱面。”左右谏止:・俏不如意,恐阻师。”武襄不听,万众方耸视,已而挥手倏一掷,百钱皆面,于是举军欢呼,声震林野…其后平州还师,如言取钱。幕府士大夫共视,乃两面钱也”。这一过程中,秋青利用了
①士兵的客观唯心主义思想
②士兵的主观唯心主义思想
③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的调节作用
④意识对人们改造世界的指导作用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对“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认识正确的是
①都认为物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
②对物质概念的理解是完全相同的
③都正确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
④都对人们正确认识世界有指导意义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孟子和王夫之都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孟子提出“万物皆备于我”;王夫之提出“气者,理之依也”。这两种思想的共同点是( )
A. 都承认客观事物及其整个世界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
B. 都承认客观精神是世界的主宰和本原
C. 都探究和回答了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
D. 都探究和回答了思维和存在是否有同一性的问题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反对把自己的哲学视为“纯粹思辩的观念”和“书斋里的学间”,强调“问题在于改变世界”,从而实现了哲学的变革。这表明
①是否研究时代的迫切问题是马克思主义苦学与以往旧哲学的本质区别
②关注与无产阶数利益相关的现实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要求
③是否具有自然科学基础是旧哲学区別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显著标志
④为无产阶级提供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工具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使命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