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孔子和弟子到卫国,弟子问,人口那么多,怎么发展呢?孔子回答“富之”。弟子又问,大家都富裕了,又该怎么办?孔子说“教之”。孔子的主张从哲学意义上讲是因为
A.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B. 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C. 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D. 意识有时可以脱离物质而存在
“昔者海鸟止于鲁郊,鲁侯御而觞之于庙。奏《九韶》以为乐,具太牢以为膳。鸟乃眩视忧悲,不敢食一脔,不敢饮一杯,三日而死。以此己养养鸟也,非以鸟养养鸟也。”这则寓言给我们的唯物论启示是
A.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按规律办事
B. 坚持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C. 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D. 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下列能正确反映意识产生的历史演进顺序的选项是( )
①滴水穿石 ②根系沃土 ③敬德保民 ④犬吠非主
A. ①→②→④→③ B. ②→①→④→③ C. ③→①→④→② D. ①→④→②→③
密歇根理工大学物理学家兰吉特帕蒂曾经说过:“我看到你,结识你,与你交谈,并听到有人在走廊上行走,所有这些都是瞬间发生的,即使是最快的计算机,这对于它来说也是一个艰巨的任务。”这是因为计算机处理信息是按照顺序进行的,而大脑则是一个复杂的网。大脑中的电脉冲随着神经网络进行这多个复杂并发的操作,而计算机却无法做到这一点。这进一步证明了
A. 无论是简单的还是复杂的意识,其内容都来自于人脑
B. 计算机的意识活动比人脑的意识活动要慢很多
C. 没有高度发达的人脑,就不可能有意识的产生
D. 人类的意识是劳动的产物,更是社会发展的产物
一张猫咪走在楼梯上的图片(如图)曾掀起一轮争论热潮。对于这只猫究竟是在上楼还是下楼,网友有不同的看法和理由。这说明
A. 一切运动都是物质的运动
B. 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C. 意识是对物质能动的反映
D. 意识对物质有能动的反作用
唐朝诗人李商隐《谒山》诗云:“从来系日乏长绳,水去云回恨不胜。欲就麻姑买沧海,一杯春露冷如冰。”下列观点与该诗所蕴含哲理相符的是
①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②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③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
④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