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传统文化的万卷史书中,字里行间随处可见“家国”二字。无论社会变迁沧海桑田,不管乡野小农高官巨贾,人人皆知“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的规则,在中国人心中总是充溢着“家国”的浩然正气。以下名言诗句中能体现这种家国情怀的是()
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②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③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④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随着2016年全国两会的召开,“工匠精神”一词红遍了大江南北。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工匠精神”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让人耳目一新,有媒体将其列入“十大新词”予以解读。之所以重视工匠精神是因为()
A. 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B. 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C. 一定的文化决定一定的经济、政治
D. 文化能够转化为物质力量,促进社会发展
中国领导人提出的共建贯穿欧亚腹地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携手东盟共同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两大倡议,被合称为“一带一路”。建设“一带一路”对于加强亚欧大陆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和文明对话具有重要意义。材料表明()
①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②各国都坚持文化一律平等原则
③商业贸易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
④中华传统文化在继承中不断发展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某市为推进垃圾分类,实施了小手拉大手——生活垃圾分类宣传教育“一二三工程”,即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两个家长,影响三代人,普及全社会。这是因为教育()
①是影响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
②是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③是做好垃圾分类的关键
④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
中国有众多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拥有独特的历史文化街区。这些历史文化街区需要被开发,否则就容易被破坏,就容易覆盖上厚厚的历史尘埃。但这些历史文化街区需要有文化地开发、有继承地开发,没有文化地开发、没有继承地开发,就是糟蹋。这一观点体现了()
A. 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B. 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
C. 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D. “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必要性
如今,依托二维码技术,报刊可以将部分稿件由单一的文字形式转化为视频、音频等多媒体形式,读者用手机扫一下二维码,便能看视频、听音频。这种传播形态的创新()
①体现了现代信息技术促进文化传播
②使纸媒真正开始面向大众传递信息
③显示出大众传媒沟通和共享的功能
④使纸媒逐渐从人们的文化生活中淡出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