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想把中国的什么带回国?”这是对“一带一路”沿线20国青年的一项小调查。在调查结果中,共享单车是他们最想带回国的“礼物”。不过,看似简单的一辆自行车,其背后却应用了加固技术、轮胎技术、卫星定位技术、密码技术、锁定技术,等等。看来,“歪果(外国)青年”要把“礼物”带回家还真不容易,这是因为共享单车的设计制造
A. 强调系统功能就是要素功能的汇集
B. 是依靠要素数量增加达到系统优化
C. 以生产精细化决定系统功能的高低
D. 通过要素改进和系统集成实现创新
唐朝诗人杜牧的《清明》千百年来传诵不衰。许多人还巧用标点,加以解构,使得这首绝句成为中国诗歌史上变体最多的一首小诗。从中,我们可以感悟到
①事物内部的联系以具体条件为前提
②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决定认识反复性
③部分的改变会引起整体功能的变化
④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和主观能动性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古人说“人贵有自知之明”。为了“自知”,需要“三省吾身”式的不断反思。然而这种反思却不能是闭门自省,需要走到人群中才能清楚的认识自己。从哲学上看,这是因为
A. 只有注重要素有序性,才能形成完整认识
B. 只有用综合思维方式,才能形成完整认识
C. 只有把握住关键部分,才能正确认识整体
D. 只有在特定的整体中,才能正确认识部分
“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用途管制和生态修复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如果种树的只管种树、治水的只管治水、护田的单纯护田,很容易顾此失彼,最终造成生态的系统性破坏。这是因为
①联系是多样的,非本质联系不影响事物的变化发展
②联系是普遍的,世界是由各个部分构成的有机整体
③联系是具体的,事物之间的联系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④联系是客观的,人为事物的联系也在人的意识之外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有人说,世上本无对错,看问题的角度不同,答案不同而已。我们应该学会从别人的角度看世界,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宽容,多一份求同存异。该观点:
①认为“世上本无对错”是错误的,真理是客观的,真理和谬误是不容混淆的
②认为“世上本无对错”是正确的,真理是相对的,真理和谬误往往相伴而行
③强调“从别人的角度看世界”有道理,要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④强调“从别人的角度看世界”有道理,立场、观点、方法等因素影响人的认识观点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④
陆游在封建统治阶级向外来侵略势力委曲求和、爱国抱负得不到施展的背景下,在《卜算子·咏梅》中哀叹残雪中凋零的梅花,表现出孤芳自赏、凄凉抑郁的情感;毛泽东在我国遭受三年自然灾害、中苏论战的情况下,在《卜算子·咏梅》中赞叹冰雪中怒放的梅花,表明中国共产党人的决心,在险恶的环境下决不屈服,勇敢地迎接挑战。可见
①人体的生理活动对人的意识活动产生重要的影响
②对同一客观事物的反映会出现正确与错误的差别
③理想抱负和人生态度影响人们对客观事实的认识
④诗人审美情趣的差别受客观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