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是人类同细菌感染进行抗争的一大武器。有的医生认为,抗生素是特效药,多数时候能够较快地治好病,所以在治疗中常常使用抗生素。相反,有些专家则认为,滥用抗生素可能会对人体造成多种伤害,等于慢性自杀。关于抗生素问题的争论表明
①人们获得的正确认识总是有条件的和不完善的
②人们获得的正确认识仅在一定时期内是真理
③人们获得的正确认识不具有终极真理的性质
④人们的认识不能正确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教育部在2017年1月发函要求全国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中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凡有“八年抗战”字样,改为“十四年抗战”。这似乎有悖于我们的常识,但“十四年抗战”有真实的历史事实支撑。随着人们对抗战历史研究的深入,人们在不断纠正、改变历史的看法,努力做到趋向真实的历史。由此可见
①任何真理都具有客观性、条件性、具体性
②认识只有不断超越历史条件才能成为真理
③由于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认识具有反复性
④认识的发展是一个不断推翻已有认识的过程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茶叶因生长环境的差异而带有不同的味道,一些品茶专家根据多年的经验品一品便知茶叶的产区在哪里。这表明
①一事物区别于它事物就在于矛盾的特殊性
②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具有自觉反映的特性
③人的认识是在实践中不断地深化和发展的
④人为事物的联系形成后不在人的意识之外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题文)2018年1月25日,全球顶尖学术期刊《细胞》发表了中国科学家的一项成果,中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团队率先攻克了体细胞克隆灵长类动物这一世界难题,该成果将有利于更精确、更快捷地开发治疗脑疾病、肿瘤等疑难杂症的新药。这表明()
①实践是科学研究探索真理性认识的目的
②尊重客观规律是科学研究的前提和基础
③科学研究的课题产生于社会实践的需要
④科学研究的广度与深度受客观条件制约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厉害了word哥”“洪荒之力”“蓝瘦香菇”“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各种网络流行语充斥于我们的生活,也给我们增添了不少乐趣。事实上,每一个流行语背后都有一个饱受关注的社会事件。从唯物论世界观的角度看,这说明
①主观认识应随着客观实践的变化而变化
②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③任何意识的产生都有其物质原因
④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下列能正确反映意识产生的历史演进顺序的选项是
①植物的根会伸向有水多肥的地层,枝叶会向阳光充足的地方伸展
②铁生锈、岩石风化、滴水穿石
③我国古代“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
④狐狸会有效地利用环境和外物掩盖自己的行踪
A. ②→①→③→④ B. ②→①→④→③ C. ④→③→①→② D. ④→③→②→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