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作为“中华风韵”项目2017年美国演出的开年大戏,中国歌剧舞剧院创作的舞剧《孔子》在美国纽约林肯表演艺术中心和华盛顿肯尼迪艺术中心进行双城巡演,引起当地观众的强烈共鸣。两地7场,场场爆满。每次演出结束后,观众皆起立鼓掌,并排长队索要主演签名、争相合影留念。这表明
①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②不同民族文化在相互交流中同步发展
③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增强了对自身民族文化的认同
④加强文化交流有利于促进中华文化的传播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重阳节前后,国内某知名按摩椅品牌发起“重YOUNG节”社会化营销,对重阳节进行创新性演绎,提出“只过重YOUNG节,坐回二十岁”主张,强调要通过子女和品牌的努力,让父母重新年轻,重返20岁。这个主张一经推出,就得到了广大网友的积极参与和响应。这体现了
①民族节日是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②传统文化促进经济的发展
③文化创新能带动商品经济价值的实现
④民族节日蕴含着民族生活中的道德伦理因素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六尺巷”位于安徽桐城。史料记载:张文端公居宅旁,有隙地,与吴氏邻,吴氏越用之。家人驰书于都,公批诗于后寄归,云:“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得书,遂撤让三尺;吴氏感其义,亦退让三尺。故六尺巷遂以为名焉。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看“六尺巷”的典故反映了
①从点滴小事中可以透视人的精神世界
②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稳定性
③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④传统建筑是展现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中国的《花木兰》故事是写女子像男儿一样,驰骋沙场,保家卫国,凸显“忠、孝、勇”以及男女平等、国家利益至上等价值观念。而美国版的《花木兰》故事则突出爱情,强调个人的成就与自我实现。这种差异表明
A. 文化环境决定着人们的价值取向
B. 文化差异是由价值观的差异决定的
C. 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D. 文化的差异是交往不可逾越的障碍
要以自信的精神、自信的态度、自信的行为,着力向世界传扬中国精神,讲好中国故事,发出中国的声音,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需要
①借助文化渗透形式,削弱他国的民族文化
②大力加强文化建设,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③提高文化竞争能力,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
④弘扬中国优秀文化,抵制外来文化的影响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男尊女卑”、“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和“养儿防老”等旧的传统观念仍然存在。这说明
A. 经济决定文化,文化是对经济的反映
B. 应摒弃传统文化
C. 文化是经济的附属品和派生物
D. 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