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曾经,外来文化的传入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巨大冲击与挑战,出现了贬低、漠视传统文化的现象。一些人热衷于“去思想化、去价值化、去历史化、去中国化、去主流化”,以洋为美、以洋为尊,影响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评价,导致了人们信仰缺失、价值观混乱、民族自信心不足。有专家指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中正仁和、自强不息的理念和仁义礼智信等价值观,至今仍有重大价值。天下为公、以民为本、知行合一、和而不同等思想,也具有超时代性。然而,我们不能躺在前人文化发展的“功劳簿”上自我陶醉、止步不前,应以此为强大精神动力,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同时促进各国文化交流互鉴、人类文明发展进步。
(1)运用价值观的知识,指出材料中贬低、漠视传统文化现象的错误。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该专家的观点对我们增强文化自信的启示。
习近平同志在读一部西方名著时曾发表感想:“古往今来,中华民族之所以在世界有地位,不是靠穷兵黩武,不是靠对外扩张,而是靠中华文化的强大感召力和吸引力。我们的先人早就认识到‘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的道理。”这说明
①在综合国力中,文化实力相比军事实力更为重要
②应把提高文化实力和竞争力作为工作的中心环节
③必须加强文化建设,进一步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
④必须树立文化自信,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文化像和风细雨、晨露阳光,营造出一种氛围,随风潜入“梦”,润“脑”细无声。下列能够体现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这一特点的是
①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②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③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④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一带一路”规划,被认为是“中国版马歇尔计划”的战略载体。新疆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镌刻着中华民族和沿途各国人民友好交往的不朽记忆。这里是华夏文明走向世界的重要出发站,也是沿途各国多元文化的交汇交融之地。各国文化的交融有利于促进沿线国家文化的繁荣,是因为
①各国文化都有自己的精粹和独特的个性
②各国文化都体现着人类进步的价值追求
③在长期的交流中各国文化达到了相互融合
④各国文化都源远流长,有相似的历史传统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人看物的眼光有“直”与“曲”之分。直的,看到的是事物表面的姿态;曲的,看到的是事物的内部姿态及本质属性。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受主观因素的影响,人们对同一确定对象可以形成两个真理性认识
②人的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③人类的意识只有真正反映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才具有主观能动性
④人们的认识有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之分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为了保证伶仃洋航道畅通,港珠澳大桥要建几个超过170米高度的桥塔,但香港、澳门、珠海、深圳等几个机场的航空限高又不能超过120米,因此综合考虑通航需求和航空限高,港珠澳大桥最终采取世界首创的6.7千米长的海底隧道和22.9千米长的跨海大桥的联合方案。这启示我们
①要善于运用系统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
②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建立新的联系
③人为事物的联系比自在事物的联系更具优越性
④要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