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家发现,技术创新的周期与经济繁荣周期呈“逆相关”,重大基础性科技创新的高峰均接近于经济萧条期。这种现象表明
A. 认识会推动实践的发展
B. 认识的目的在于指导实践
C. 实践提出新问题推动认识的发展
D. 实践出真知,只有正确认识才来源于实践
2018年7月22日,青岛传来喜讯,袁隆平院士“海水稻”团队试种的包括“海水稻”在内的80多个水稻品种分批成熟。经测产,这些品种都超出了全世界水稻4.539吨/公顷的平均产量。“海水稻”试验种植取得的阶段性成功
①表明真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
②佐证了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的事物
③说明只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够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
④证明了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A. ①②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
2013年8月,(十万个为什么》第六版出版,开放性、探索性是其突出亮点.对于科学界没有定论的问题,该书汇集了多家观点,以引导读者进一步思考。在一些问题上不设标准答案,其合理性在于对复杂事物的认识
①往往是一个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的过程
②是一个不断克服片面性甚至错误的过程
③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永无定论的过程
④往往是一个在实践基础上推翻和超越已确定的真理的过程
A. ①② B. ①③ c.②④ C. ③④
(题文)习近平强调,要从推动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增强国家软实力的战略高度,把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切实抓好。重视智库建设的认识论依据是
①脑力劳动者的认识活动越来越具有直接现实性
②任何具体的认识主体总是具有自身的局限性
③不同认识主体相互取长补短有利于发现真理
④得到不同认识主体认同的知识才具有真理性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708年,清政府组织传教士绘制中国地图。历经10年成功绘制的《皇舆全览图》已达到很高的科学水平,却一直被作为密件珍藏于内府。反之,参加测绘的传教士把资料带回西方后整理发表,使西方在相当长一个时期内对中国地理的了解超过中国人。可见,《皇舆全览图》价值的实现
①以对其价值的真理性认识为前提
②取决于其科学内容适用范围的扩大
③受到人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的制约
④以其科学内涵的不断发展为条件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018年2月2日,电磁监测试验卫星“张衡一号”发射升空。空间电磁扰动与地震发生具有明显的相关性,该卫星成功发射能获取全球地磁场和电离层环境及其变化信息,填补相关研究领域的空白,支撑构建全球地磁场和电离层模型,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地震孕育发展规律。由此可见
①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受到事物属性和客观规律的制约
②人类已能把握规律,对地震作出准确预测
③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能促进人类认识的不断发展
④探索规律的过程就是不断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过程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