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商品的价格每下降10个单位,需求量增加15个单位;乙商品的价格每下降10个单位,需求量增加5个单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甲商品的需求弹性大,更适合采取“降价促销”的方式
②乙商品的需求弹性大,更适合采取“降价促销”的方式
③如果居民收入不断增长,则更适合扩大甲商品的生产
④如果整体经济不景气,则乙商品的生产会先受到冲击
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
马太效应是指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现象,这在我国智能手机市场体现的较为明显。2017年第二季度,华为、OPPO、vivo、小米和苹果占据了整个智能手机市场75%的出货量,比一季度的总市场占有率增长了10%。这些厂商之所以能够强者愈强,可能得益于:
①产品的功能强大决定了其市场售价较高
②个别劳动时间小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③通过自主研发提高了商品的价值量
④依托科技创新提高了企业劳动生产率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下表是我国外汇管理局公布的人民币汇率中间价表(人民币元/100外币)。
日期 | 美元 | 欧元 | 日元 | 英镑 |
2017年1月3日 | 694.98 | 727.72 | 5.9305 | 854.96 |
2018年1月2日 | 650.79 | 781.98 | 5.773 | 879.63 |
若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推导正确的是
A. 美元贬值→人民币升值→不利于中国偿还外债
B. 欧元升值→人民币贬值→不利于中国居民赴欧旅游
C. 日元贬值→人民币升值→有利于日本企业在华投资
D. 英镑升值→人民币贬值→有利于英国商品出口中国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世界各国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利益共同体,全球性挑战更需要各国通力合作来应对。
2017年1月1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发表题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旨演讲,从“人类命运共同体”高度回答“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这一困扰世界的问题。
“命运共同体”一词,植根于传承千百年的中华文化。外交是历史文化的映射。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对“世界大同”、“天人合一”等中华文化的接续传承,同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持推动建设和谐世界等中国外交理念一脉相承。
习近平提出,“坚持对话协商,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坚持合作共赢,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坚持交流互鉴,建设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只有各国都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才能共同应对挑战。”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顺应了当今世界潮流与历史大势,体现了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责任担当。
(1)结合材料,运用“社会发展的规律”相关知识,谈谈对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认识。
(2)结合材料和文化生活知识,探究如何运用中国智慧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
(3)学校某社团计划举办“人类命运共同体”主题展览,请策划两个展览主题。(每条不超过30个字)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土地流转是指拥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户将土地经营权(使用权)转让给其他农户或经济组织,即保留承包权,转让使用权。可以通过转包、转让、入股等方式出让经营权,鼓励农民将承包地向专业大户、合作社等流转,发展农业规模经营。在人大会议上围绕土地流转问题展开了热议。
甲:目前,我国农村土地流转或口头协议,或书面协议,缺乏有效的法律依据。现实生活中,土地流转程序、行为还很不规范,缺乏市场交易平台,农户自发流转一旦出了问题很难调解。
乙: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加大财政扶持和金融支持力度,鼓励和引导承包经营权在公开市场上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流转。鼓励农村发展股份合作经济,农民可依法自愿选择租赁、入股和股份合作的方式进行流转,切实维护农民的权益和推动农业的发展。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有关知识,说明党和国家在解决土地流转问题中应该发挥的作用。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自“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2015年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以来,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创新创业的热潮。公开消息显示,到目前为止,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针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措施已超过2000条。“双创”推动了新兴产业迅速发展,使很多传统产业焕发生机,壮大了发展新动能。大量新企业的涌现,创造了新的职业、工作和岗位,在2016年全国新增的就业当中,新动能贡献率达到了70%左右。
2017年7月27日,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强化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入发展的意见》提出,要进一步优化创新创业的生态环境,着力推动“放管服”改革,有效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发挥大企业、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领军作用,有效促进各类市场主体融通发展;着力激发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等的创造潜能,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着力推进创新创业与实体经济发展深度融合,有效促进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结合材料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现阶段我国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原因,并运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知识说明如何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