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研究发现,在黑夜翻耕的土壤中,仅有2%的野草种子日后会发芽,但如果在白天翻耕,发芽率高达80%。进一步研究发现,绝大多数野草种子在被翻出土后的数小时内,如果没有受到光线的刺激,就难以发芽。材料表明
A. 人为事物联系是主观的
B. 新事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C. 事物的联系是有条件的
D. 新事物存在不完善的地方
2016年12月,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发表讲话强调,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上述论断包含的哲学方法论是
①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②以创新意识作为实践的出发点
③从一般到个别、再到一般的认识方法
④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遵循客观规律结合起来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传统石油钻井产生了大量的废弃泥浆,占用土地,污染环境,某油气田采用“泥浆不落地处理与循环利用技术”,将废弃泥浆制成免烧砖等,既有效消除了钻井污染隐患,又节约了土地、水泥等资源,钻井废弃泥浆的资源利用佐证了
①通过实践活动可以建立事物的新联系
②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消除客观条件的制约
③事物联系的多样性决定于人类实践活动的多样性
④把握事物联系的多样性有利于价值的创造性实现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量子保密通信是目前唯一已知的不可窃听、不可破译的通信方式。但如何长距离传输纠缠光子一直 是世界性难题。2017年,中国科学家利用墨子号卫星首次实现了 1200公里的量子纠缠,创造了距离新纪录。这从一个侧面表明.
①获得量子通信的真理性认识具有反复性
②不断追求和发展真理是科学研究的目的
③改变事物固有联系是实现科学进步的重要条件
④对复杂问题的认识会受到具体实践条件的限制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指尖轻触,哀思关山飞渡。”今年清明节,我国多地先后推出微信祭扫活动。对于这种祭扫方式,有人力挺,认为高效便捷、文明环保;有人却表示质疑,认为不去现场祭扫就失去了祭奠的意义。对这一争论理解正确的是
①得到不同认识主体认同的认识才具有真理性
②对问题的反复争论往往有利于深化人们的认识
③微信祭扫是否适合社会发展要接受实践检验
④正确揭示事物本质的认识才具有直接现实性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作家卢新华指出,人们在读“书本知识”“自然和社会”这两本有字和无字的书之外,更重要的还要经常反复地阅读“自己的心灵”。从中可以看出
①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都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②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都是人们获得认识的途径
③改造人的主观世界要比改造客观世界更加重要
④意识活动在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过程中的重要性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②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