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是杜甫诗中的名句。诗人感到“月是故乡明”,这表明 A...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是杜甫诗中的名句。诗人感到“月是故乡明”,这表明

A. 诗人的感受是主观的,不具有客观基础

B. 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C. 意识活动不遵循认识的一般规律

D. 意识活动根源于人脑

 

B 【解析】 面对同样一轮明月这一客观事物,但由于诗人的思乡情绪,发出了“月是故乡明”的感慨,说明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受认识主体的心理等主观因素的影响,这表明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故B符合题意;A错误,诗人的主观感受具有客观基础,并不是凭空产生的;C错误,规律具有普遍性,意识活动也要遵循认识的一般规律;D错误,意识活动根源客观存在,而人脑只是意识产生的物质器官。故本题答案为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人的意识是从动物心理发展而来的,但纯粹的动物心理并不会自然地形成意识,意识是在劳动中产生的。这说明意识是

A. 动物心理发展的产物

B. 社会发展的产物

C. 人脑高度发达的产物

D. 客观存在的反映

 

查看答案

思想是人类特有的精神花朵,在大千世界中,只有人类具有思想的能力。这说明

A. 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

B. 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C. 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D. 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查看答案

“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属于何种观点

A. 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B. 主观唯心主义

C. 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D. 形而上学的不变论

 

查看答案

有两位画家以《安静》为题各画了一张画。一位画了一个湖,湖面平静,倒映着远山和湖边的花草,好像一面镜子。另一位则画了一个激湍直泻的瀑布,旁边一棵小树,树上一个鸟巢,巢里一只小鸟,小鸟在睡觉。后一位画家才真正理解安静的真义,因为他懂得

①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②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载体

③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中

④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A. ①③    B. ①②    C. ②④    D. ①④

 

查看答案

“一切存在物、一切生活在地上和水中的东西,只是由于某种运动才得以存在、生活。”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有

①意识是运动的承担者

②运动是物质的派生物

③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④物质是运动的,物质离不开运动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