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25日,全球顶尖学术期刊《细胞》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家的一项成果:中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团队率先攻克了体细胞克隆灵长类动物这一世界难题。克隆猴主要用于更精确、更快捷地开发治疗脑疾病、肿瘤等疑难杂症的新药,同时减少实验室对圈养猴子的依赖。中国攻克这一世界难题过程表明
①科学研究课题产生于社会实践的需要
②对克隆灵长类动物原理已有终极理解
③实践是科学研究探索真理的目的和归宿
④科学研究的广度与深度受客观条件的制约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018年1月22日,纪录片《创新中国》在央视播出。该片聚焦我国在信息技术、中国制造、生命科学、航空航天与海洋探索等最前沿领域的科学突破和最新潮的科技热点探索,通过真实生动的故事,描绘出当下中国科技创新实践的宏伟与浩大,以小切口、全视野、大立意记录中国在创新驱动的战略下,逐步迈向“中国创造”的辉煌成就,鼓舞士气,提振信心,引起社会各界热议和赞誉。这说明
①纪录片等现实主义作品是我国文化发展的方向
②人民真正需要的是健康有益的社会主义文化
③人民群众是否认同是检验文化创新的唯一标准
④社会实践是人们进行有价值的文化创造的源泉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黄旭华是中国第一代攻击型核潜艇和战略导弹潜艇总设计师,在技术缺乏和人才匮乏的情况下,他“骑驴找马”,攻坚克难,研制出核潜艇核心技术。黄大发是来自黔北山区的绝壁凿水渠的村支书,用36年的时间修水渠,让全村人喝上水。二人均被评为全国道德模范。这对我们的人生启示是:
①人生价值的实现取决于正确价值观的引导
②全面提高自身素质是拥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径
③人生的自我价值必须与社会价值相统一
④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百喻经》中有一则寓言,有一个愚人到别人家去做客,他嫌菜没有味道,主人就给他加了点盐。菜里加了盐以后,味道好极了,愚人就想:“菜之所以鲜美,是因为有了盐,加一点点就如此鲜美,如果加更多的盐岂不是更加好吃?”回家以后,他把一把盐放进嘴里,结果又苦又咸。这则寓言给我们的启示是:
A. 持续的量变会引起事物发生质的变化
B. 在认识和处理问题时要掌握适度的原则
C. 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要时时注意事物的自我否定
D. 不可能通过一些现象而去认识某个事物的本质
垃圾分类一直都是各地政府头疼的事。南京市政府过去是每月给每户居民免费发放袋子,靠督导员监督。现在是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由企业对执行垃圾分类的居民奖励积分,3个积分兑换1个鸡蛋。这一方式实现了垃圾分类从被动向自愿的转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对比购买服务前后垃圾分类的成效,启示政府要:
①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调整原有联系,实现管理创新
②善于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实现职能转变
③善于运用从关键部分出发的思维处理工作中的问题
④摒弃事物虚假联系以消除居民对政府管理的抵触情绪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017年11月15日,我国成功发射“风云三号D”气象卫星,它将与“风云三号C”卫星进行组网观测,进一步提高大气探测精度,为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国家综合防灾减灾和“一带一路”建设等提供重要支撑。这表明:
①认识的不断完善决定着实践的不断深化
②实践是具有社会历史性的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③通过实践活动可以有意识有目的地改造客观世界
④提高人的认识能力是进行科学实验的目的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