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会儿哲学家曾做过这样的比喻:政治是骨骼,经济是血肉,文化是灵魂,下列说法对上述关系理解正确的是
①没有文化,政治和经济就不会存在
②经济和政治是由人类创造的,文化是由上帝创造的
③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④文化由经济、政治所决定,又给予政治和经济以重大影响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2017年4月7日,以尊重母语、学习语文、独立思考、培养韧性为活动宗旨的2017年第九届鲁迅青少年文学奖启动仪式在上海鲁迅初级中学举行。鲁迅是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他用手中的笔鼓舞了无数青年人参加革命,以文字为良药治疗了许多中国人麻木的心灵。人们称赞他的文章“伟大而又悲壮,能够挑起民族脊梁,让迷惘转化为自信力,引导青年人走向光明”。这说明
A. 文化作为精神力量决定着社会的发展
B. 文化作为精神力量对社会的发展具有深刻影响
C. 文化作为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D. 文化作为精神力量是物质力量的反映
漫画《手机信访》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是
①精神产品离不开一定的物质载体
②手机信访为公民行使监督权提供了有力保障
③政治是文化的集中体现和反映
④随着民主政治的发展,文化与政治日益交融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第六版《现代汉语词典》新增“洋插队、新能源、电子污染、北漂、贪腐”等词语3000个,真实记录了当代的社会生活。这表明
①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享用文化
②文化是对经济、政治的反映
③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④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2016年涌现许多网络热词,如“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感觉身体被掏空”“洪荒之力”等。这些热词多为社会热点新闻、新知识、新观点的浓缩或概括。这表明
A. 文化是一种物质力量
B. 文化的发展与社会实践同步
C. 文化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D. 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并享用文化
大约少有一个民族,像我们这样,无论童叟,都能念诵几句唐诗宋词。中秋,李白会浮上亿万国民心头,“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端午是拜祭屈原的诗魂;春节就轮到了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送别,则用王勃来安慰亲友,“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材料表明
①文化现象无处不在
②人们的文化生活各有特色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
④人们的文化素养不断提高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