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千年来,丝绸之路始终影响着人类文明的进程。不同种族、不同信仰,不同文化背景的军队、商人、学者、僧侣,往来在这条道路上,创造并传递着财富、智慧、宗教和艺术。它让中国的丝绸和文明风靡全球,让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沿着丝绸之路迅速崛起并传遍整个世界。由此可见
①人口迁徙意味着大规模的文化传播
②商业贸易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
③不同民族的文化具有共性和普遍规律
④文化先是民族的,后是世界的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题文)“数字时代”让过年多了一份穿越感,也有了更宽广的共享空间。打开老相册,在微信群回忆“小时候的年”,总能引起许多共鸣;回到老地方,在朋友圈晒出“各地的年俗大全”,总能激发更多欢乐。互联网为我们调制出别具一格的年味儿。这表明
①民族节日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②大众传媒具有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
③人们在创造文化的过程中享用文化
④传统年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标志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2018南京书展暨春季馆藏图书全国展销会”的书展主题是“阅读,让生活更美好”,市民可以通过扫二维码,免费阅读经推荐的百万好书。倡导阅读百万好书是因为
①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是通过阅读百万好书获得的
②阅读可以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
③文化对经济政治有时起决定作用
④阅读是一个让人自觉学习、主动接受健康向上文化熏陶的过程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018年5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综合研究成果发布会”指出,中华文明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广泛受到外来文明的影响。源自西亚、中亚等地区的小麦栽培技术以及青铜治炼技术逐步融入中华文明之中,并改造生发出崭新的面貌。这充分说明
①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②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③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④中华文化具有极大的包容性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苏绣始于春秋时期。明代时江南成为丝织手工业中心,在绘画艺术方面出现了以唐伯虎、沈周为代表的吴门画派推动了苏绣的发展。苏绣艺人结合绘断作品进行再制作,所绣佳作栩栩如生笔墨韵味淋漓尽致,有“以针作画”巧夺天工之称,在艺苑中吐芳挺秀,与书画艺术媲美争艳。材料表明苏绣文化
①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反映
②具有鲜明的区域特征,由其地理环境所决定
③博大精深,具有鲜明而独特的风格
④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018年央视春晚继续沿用“北京主会场+各地分会场”的直播模式。播出期间,通过电视、网络、社交媒体等多终端多渠道,海内外收看春晚的观众总规模达11.31亿,共同打造“东西南北中共度多彩中国年”的电视盛宴。这样的设计能够让我们感受到
①一方水土滋养一方文化,中华文化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②百花齐放才有春色满园,多姿多彩的地域文化相映生辉
③大众传媒服务春晚舞台,现代科技助力文化传承与发展
④一城一故事一曲一传奇,深谙传统文化就会有文化自信
A. ②③ B. ①④ C. ①② D. 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