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在波兰举行的第41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申报的世界自然遗产项目“青海一可可西里”和“鼓浪屿一历史国际社区”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中国积极申遗,是因为文化遗产
①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②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
③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
④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长城、武术、熊猫、中医药、经典国学、书法绘画一直是外国民众感受中国文化魅力并位居前列的中国文化元素。2017年5月,“一带一路”沿线的20国青年把高铁、移动支付、共享单车和网络购物评选为中国高新科技的“新四大发明”,中国文化新元素折射出外国人眼中的中国生活新方式。材料表明
①科学技术进步有利于增强中国文化元素的魅力
②高新科技已经取代传统文化成为中国文化元素
③中国文化元素有力地推动了世界文化繁荣发展
④通过多种中国文化元素可以透视中国生活方式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题文)筷子是当今世界上一种独特的用餐工具,同时具有夹、拨、挑、扒、撮、撕等多种功能,我国有史料记载的用筷历史已有3000多年。在中国人用筷子的延续中,我们可以感受到
A. 传统思想的继承
B. 传统习俗的继承
C. 传统文艺的继承
D. 传统建筑的继承
讲仁爱、重民本、受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美好品德。《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将这些思想贯彻其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写入《民法总则》的首条规定,明确了整部民法典的核心和灵魂。材料表明
①传统文化中的美好品德一脉相承又因时而变
②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③没有文化的积累,就没有文化的传承
④传统文化是《民法总则》思想的源头活水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旗袍是在二十世纪上半叶由民国服饰设计师参考满族女性传统旗服和西洋文化基础上设计的一种时装,是一种东西方文化糅合具象,被视为20世纪中国女装的典型代表和中西交融的设计典范。这表明
①不同文化在借鉴吸收中逐渐趋同
②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是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③文化发展需要博采众长
④各民族文化既有个性也有共性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在每年的重阳节这一天,人们都会登高、赏菊、喝菊花酒、吃重阳糕、插茱萸等。这体现了
①传统习俗成为传统文化形式中“凝固的艺术”
②重阳风俗具有民族特色,维系着中国人的生活
③传统习俗对人们的生活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
④传统文化内涵虽历经时代变迁但始终保持不变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