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国际话语权是指以国家利益为核心,就国家事务和相关国际事务发表意见的权利。近年来,中国国际话语权正在不断提升。
材料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形象地讲,长期以来,我们党带领人民就是要不断解决‘挨打’‘挨饿’‘挨骂’这三大问题。经过几代人不懈奋斗,前两个问题基本得到解决,但‘挨骂’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落后就要挨打,贫穷就要挨饿,失语就要挨骂。“挨骂”就是在话语权上存在问题。当前,中国发展和治理的势头都不错,但在世界上往往有理说不出,或者说了传不开,甚至国家形象屡屡遭到刻意的丑化,究其原因,缺乏话语权是很关键的因素。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争取国际话语权是我们必须解决好的一个重大问题。
提升话语权必须处理好民族性与国际性的关系,实现两者的有机统一。话语要为国际所认可,就不能总是自说自话、自弹自唱。增强中国特色话语的国际融通,一方面要通过对世界上的主流话语加以借鉴改造,即话语上的“借船出海”。中国的发展没有也不能偏离人类文明发展大道。对于人类文明共识的东西,我们另起炉灶是不明智的。另一方面,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要善于提炼标识性概念,打造易于为国际社会所理解和接受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
(1)根据上述材料,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争取国际话语权是我们必须解决好的一个重大问题。
材料二中国铁路项目遍及亚洲、欧洲、北美洲和非洲。在埃塞俄比亚,中国企业近年来为当地培训了1.5万名铁路员工,满足了亚吉铁路建设运营需要。在肯尼亚,7年内将有超过3000名蒙内铁路的员工在当地和中国接受培训。中国企业负责人说,我们不仅要完成铁路工程硬件的良好建设,更注重铁路工程技术和管理经验等软件的完整移交,实现“中国标准”真正为肯尼亚人所用。中国铁路“走出去”越来越成为中外经济往来的桥梁、民心相通的纽带,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传播。
(2)运用文化传播的知识并结合材料,说明中国铁路“走出去”的文化意义。
(题文)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政法大学考察时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一个鲜明特点,就是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培养高素质法治人才,必须坚持立德树人,德法兼修。下列说法能反映这一人才培养要求的是( )
A. 德若水之源,才若水之波 B.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
C. 穷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践其实 D. 用人以德,唯德是举
古语云,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生活的发展,“微公益”的新理念一反公益乃富人团体的慈善作为这一观念,倡导普通大众从身边小事人手,汇聚点点滴滴的侧隐之心和举手之劳,形成一股强大的社会力量,传递爱心。这说明( )
①精神文明建设要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 ②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人的思想道德水平
③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从我做起 ④社会的发展与人的发展是相互促进的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有人能在牛皮纸一样薄的钢板上焊接而不出现一丝漏点,有人能把密封精度控制到头发丝的五十分之一……中央电视台推出特别节目《大国工匠》,讲述实现中国梦征程中劳动者的故事,讴歌中国工人的精湛技艺和一丝不苟、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和极致的“工匠精神”。弘扬“工匠精神”的时代价值在于
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理论依据
②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添时代内涵
③为我国实现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现实路径
④为实现制造强国的中国梦提供重要的精神支持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有这么一群人,灾难来临时,永远逆行——可敬的消防战士!可敬的医护工作者!他们留给我们的不光是最帅的逆行,最美的背影,更是深深的感动。他们用实际行动
①提升了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
②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③丰富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④弘扬了主旋律,给人以力量和鼓舞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近年来,主流媒体相继推出“最美教师”“最美孝心”“最美考生”“最美政委”等“最美”系列内容,挖掘社会真善美,弘扬善良、勇敢、仁爱、乐观、奉献等精神,凡人善举一经报道,就掀起了正能量热潮,获得了公众的好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主流媒体传递正能量,能够对良莠不齐的文化市场起正确引导作用
②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弱点和缺陷逐渐消失
③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发展,给人们的文化生活带来了可喜的变化
④主流媒体能够满足人民大众真正的文化需求,决定文化发展方向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