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充分发挥地缘、人缘、文缘、商缘优势,扩大与东南亚、南亚国家的文化交流,同时辐射欧美地区,统筹推进文化交流、文化传播、文化贸易,文化“走出去”取得了显著成效。在对外文化交流方面,精心策划、成功举办“感知中国·美丽云南”日内瓦系列宣传展示活动,第十三届亚洲艺术节、“感知中国”缅甸行系列活动,与老挝合作举办大型春节联欢晚会,精心打造具有云南特色、中国气派、国际水准的系列对外文化交流品牌,增进了与有关国家的文化交流和友谊。在对外文化传播方面,在国外主流媒体打造一系列《美丽云南》新闻专刊,用对象国语言办好泰文《湄公河》、缅文《吉祥》、老挝文《占芭》、柬文《高棉》杂志等系列外宣刊物,推动广播节目和电视频道在周边国家落地,依托节庆活动、报纸和书社等载体开展文化传播,取得了良好效果。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云南文化“走出去”取得显著成效的原因。
爱国永不过时,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精神根基。我们应关注抗战胜利纪念日的精神内涵,铭记历史、奋发图强,以爱国精神涵养自我。这是因为爱国主义
①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
②正日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因素
③是每一位中国公民共同的价值信念
④是广大中国人民风雨同舟的精神支柱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鸦片战争后,林则徐的学生冯桂芬提出“若要雪耻,莫如自强”的口号;康有为在《公车上书》中,以《易传》的刚健、有为等原则,作为“变法”的理论依据;孙中山受到刚健自强思想的影响,把“革命”看成“天演之公例”;中国共产党人则以“愚公移山”的精神,带领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这体现了
①史书典籍,是中国文化一脉相承的见证
②中华文化,是实现强国梦想的指导思想
③自强不息精神,激励着中华儿女不断进取
④爱国主义,始终贯穿在中国人民救亡图存的艰苦斗争中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日本侵略中国东北后,成立伪满洲国,大肆摧毁当地的文化机关,废除原有的教材和教学内容并代之以日伪的教材,强迫中小学生学习日语。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行径与消解中华文化的做法遭到了中国人民的强烈反抗,其通过奴化教育以维护殖民统治的企图始终未能得逞,是因为
①中华文化的力量只有在民族危亡时才能凸显出来
②中华文化为我国各族人民所强烈认同,是牢不可破的精神纽带
③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善于吸收其他民族文化的长处
④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和凝聚力之中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春节期间,湖南岳阳楼景区游客如可背诵出《岳阳楼记》即可免费领取门票。一时间,景区内书声琅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在景区回响。这个创意的意义在于
①传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②满足人们多层次多样化的文化需求
③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④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地方志记述了某地域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综合情况,是传承中华文明、发掘历史智慧的重要载体,具有极高的收藏和研究价值。近年来,我国各地重视地方志的编修工作。这是因为地方志
①具有展示人们精神世界的独特作用
②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成果丰富
③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④能够将大量的史实记载并传承下来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