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载文强调,我们要加快形成有利于提高文化产品竞争力,促进文化“走出去”的体制机制,培育一批有较强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文化企业和文化集团,积极参与文化市场竞争,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提出上述要求是基于
①文化是经济政治的基础,增强中华文化软实力才能在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
②文化是综合国力的基础和重要标志
③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④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A. ②④ B. ③④ C. ①② D. ①③
鲁迅是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他用手中的笔鼓舞了无数青年人参加革命,用文字为良药治疗了许多中国人麻木的心灵。人们称赞他的文章“伟大而又悲壮,能够挑起民族脊梁,让迷惘转化为自信力,引导青年人走向光明”。这主要说明
A. 文化作为精神力量对社会的发展具有促进或阻碍作用
B. 文化作为精神力量决定着社会的发展
C. 文化作为精神力量是物质力量的反映
D. 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在都市,摩天大楼、城市雕塑、公园、游乐场、音乐厅、美术馆、书店、体育馆、电影院等,构成了繁华的文化景观;在乡镇,人们利用农闲的时间、集市和民间传统节日,开展各种生动活泼的文化活动;在人口分散、交通不便的边远地区,文化生活更具特有的乡土气息。这说明
①不同区域有不同的文化环境 ②不同区域有不同的自然环境
③文化现象无处不在 ④文化现象无时不有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④
泱泱华夏,自古以来就是诗词的国度,诗词歌赋灿若繁星,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乃至世界文化的瑰宝,受到人们的广泛推崇与喜爱:《诗经》、《楚辞》、唐诗、宋词……然而,多年来西学东渐,思潮纷起,物质至上的喧嚣湮没了古典文化的清雅,不少诗歌及诗人无可奈何地走向寂寥乃至没落,以至于有人感叹诗词不再是中华民族文化基因。
《中国诗词大会》的热播,让选手、嘉宾老师、主持人都成为了网红,围绕着诗词的各种热议掀起了诵读中华诗词的热潮,使观众在诗词的吟诵中,为传承中华文化、提振民族自信、发扬民族精神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载体及契机。
当然,《中国诗词大会》目前多呈现于背诵、记忆的环节,也引起死记硬背的异议。然而,“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热爱是最好的老师,诗词是最佳的文化启蒙,通过诵读中华诗词,重拾中华文化的精髓,探寻诗与远方。我们更希望从诵读延伸到创造,锐意创新,让植根于中华血液里的文化基因,在人们特别是孩子们的手中代代传承并不断发扬光大。
请运用中华文化有关知识,批驳“诗词不再是中华民族文化基因”观点。
地名不但记录着城市山川地理等自然元素的历史变迁,也反映城市功能的变化轨迹,更蕴含有传统文化的因子。沈阳市有很多地名与传统历史文化相关,例如建设大路、保工街、卫工街、启工街等。有些城市在进行地名命名的时候,热衷于使用洋名。为规范地名命名,北京、广东、河北等地政府出台地方性规章,禁止使用外国人名、地名作为本地地名。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有关知识,谈谈禁止使用洋名的正确性。
中华文化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历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中外文化交流和对比中,国人看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现实价值,掀起一股“传统文化热”,这与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密切相关。传统文化对个人、家庭、国家和社会起到了巨大的维系与调节作用。借助电视、网络等现代手段,并作通俗化的解读,在传播和普及上有了更高的效率,在经济社会和谐发展进程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材料二:18世纪,中国处于康乾盛世,欧洲出现了一股“中国热”。许多思想家对中国文化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法国的伏尔泰甚至号召西欧向中国学习。19世纪,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确立起来并处于上升时期,而中国正处于清王朝统治的末期,经济、政治日趋落后,“西学东渐”形成热潮,以严复为代表的一批“先进的中国人”系统地把西方的经济学、政治学等引入中国,启蒙与教育了一代国人。进入21世纪,我国确立了文化强国的战略,采取“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方针,大力发展公共文化外交,借鉴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不断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努力寻求中华民族文化复兴之路。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传统文化热”的原因。
(2)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为什么会出现“中国热”和“西学东渐”文化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