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肉菱角若共食,肚子疼痛不好受;牛肉栗子一起吃,食后就会发呕吐。”这些流传甚广的民间谚语说的是我国的食物相克之道,被一些人奉若“灵丹妙药”时刻谨记在心。专家们随机选取了130名健康的志愿人员,针对民间流传最广的“相克食物”进行了实验。按照家常方法进行烹饪,在志愿人员食用这些“相克食物”一周后观察他们的尿液、大便、血压、精神、体温等反应,结果一切正常。这表明
①正确的认识是推动实践发展的动力
②获得直接经验比学习间接经验更重要
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④实践活动制约着人们认识世界的能力和水平
A. ①③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2018年新年前夕,国家主席习近平通过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中国国际电视台(中国环球电视网)和互联网,发表了二〇一八年新年贺词。这些贺词激荡光荣与梦想,充满信心与斗志,蕴含哲理,见证情怀。下列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①“我为中国人民迸发出来的创造伟力喝彩”——创新意识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出发点
②“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③“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
④“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量变必然引起质变,要努力促成质变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沃森是IBM公司开发的人工智能系统,作为电脑医生,沃森每秒可以处理500GB的数据、诊断准确率高且不用休息。但行医远远不是处理数据这么简单,病人和家属的情绪抚慰、实践中细微差别的把握,无论哪一点都离不开人类的医生,这说明
①人工智能是人脑的延伸,某些功能上是可以替代人类的
②意识是人脑特有的功能,人工智能始终不具有独立意识
③人工智能虽然也有意识,但却不如人类的情感丰富细腻
④人工智能是人类思维的产物,又可以超越人类思维
A. ①③ B. ③④ C. ①② D. ②④
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材料蕴含的哲理是
①真正的哲学能够反映时代的任务和要求
②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
③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④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昀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全党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这一论断蕴含的哲理有
①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②坚持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③把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
④把握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顺应人民盼环保、求生态的强烈愿望,坚定不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2015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明确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目标愿景、重点任务、制度体系。
根据中央有关部署,国务院陆续出台《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史上最严”的新环保法2015年开始实施。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力度最大、举措最实、推进最快、成效最好的时期,绿色发展观念深入人心,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
党的十九大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大会首次把“美丽”写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把“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纳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强调“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新的高度。
材料二:乡村是农耕经济的载体,也是文化传承的载体,是中华五千年文明之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大力推进乡村文化建设。但如何留住独特的田园牧歌,防止乡村景观“城市化”、乡村建筑“西洋化”、,乡村生活“空心化”呢?有专家建议,在风貌塑造上留住乡村的“形”,在文化传承上留住乡村的“魂”,在宜居宜业上留住乡村的“人”,才能使城镇化成为记得住乡愁的城镇化,现代化成为有根的现代化。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是怎样发挥作用的。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请你就落实专家建议提出具体措施。
(3)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党的十九大对广大青年提出殷切期望。某高中学校以“青春遇见新时代”为主题召开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座谈会,如果你参加座谈会,请你围绕座谈会主题写出发言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