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16日教育部发布新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新课标注重落实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强化革命传统教育,还注重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国家主权和海洋意识教育。这一改革的依据是
①教育是社会发展和民族进步的基石,是文化传承的主要手段
②课程标准修订与完善体现了国家人才战略,反映了国家意志
③展现了我国的文化自信和大国自信,有利于增强国家认同感
④颁布新的课标意在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2018年11月26日,首例基因编辑婴儿在中国诞生。这对双胞胎的一个基因经过修改,使她们出生后即能天然抵抗艾滋病。然而,相关部门认为此研究过程缺乏透明,基因的代际传递结果尚不可预知,有违相关法规和科学伦理。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科技创新并非一帆风顺,应对各种科学研究持有包容态度
②科技是文化中意识形态的部分,代表着新的价值观和思维模式
③科学家应该坚持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的统一
④发展科技必须坚持正确价值观的引领才能助推社会发展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
索尔兹伯里在《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一书中深情感慨:“人类的精神一旦唤起,其威力是无穷无尽的。为理想活着的人,就是这种精神被高度唤起的人。”坚定的信仰、牢固的信念,绘就了共产党人的精神底色。从嘉兴南湖一叶开启未来的红船,到井冈山上播撒革命的燎原星火;从西柏坡“进京赶考”的铿锵誓言,到改革开放“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也没有”的求真务实,正因为胸中有对人民的责任、心底有对理想的激情,我们才能在追求信仰的过程中克服困难,推动时代的前行。由此可见
①理想信念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
②当代必须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的宣传教育
③开展理想信念教育,要把学习成果转化为自发的行动
④开展理想信念教育,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远大理想教育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③
2018年4月27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全票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惩治亵渎英烈的行为,明确保护英烈的责任主体、强化英烈事迹和精神宣传教育。保护英雄烈士的法律体系日益完善,必将推动形成捍卫英烈、学习英烈的良好社会氛围。该法的制定
①提升了全体公民的国家观念和爱国意识
②在全社会树立了崇尚英烈的鲜明导向
③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得到完善
④有利于在全社会强化保护英烈的文化认同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国歌作为国家的象征和标志,休现着国家认同和民族情怀。2017年9月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以国家立法的形式落实了宪法规定的国家标志制度。国歌立法的文化意义是
①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②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
③提高公民的科学文化修养 ④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建设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思想为指导,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坚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思想的指导将有利于
①建设和谐文化,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②增强各国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提高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③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培育文明风尚
④发展文化普及,提高人民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徳水平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