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秋分不仅是秋耕秋种的重...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秋分不仅是秋耕秋种的重要时节,更是收获的好时机。经党中央批准、国务院批复,自2018年起,我国将每年农历秋分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耕文化历史悠久,天人合一、取物有时等传统农耕理念集合了儒家文化及各类宗教文化于一体,是中华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少地方还保留着传统的农耕文化习俗。但社会的快速发展让基于农耕文化的生产生活习俗逐渐离我们远去。“中国农民丰收节”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是中华文明延续融合的鲜明符号。

中国农民丰收节是中华文明延续融合的鲜明符号,结合材料并运用所学文化生活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①中国农民丰收节是农耕文化的表现形式,农耕文化中所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是中华文明的集中体现。②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农耕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少地方保留着传统的农耕文化习俗,说明中国农民丰收节是中华文明延续的鲜明符号。③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中国农耕文化中天人合一、取物有时等传统农耕理念集合了儒家文化及各类宗教文化于一体,说明中国农民丰收节是中华文明融合的鲜明符号。④中国农民丰收节有利于继承发展优秀的传统文化,丰富发展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解析】 本题以中国举办第一节中国农民丰收节为背景,组织设问,检测学生对中华文化基本特征相关知识的掌握,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培育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核心素养。设问对知识限定明确,难度不大。 设问要求结合材料并运用所学文化生活知识,对“中国农民丰收节是中华文明延续融合的鲜明符号”加以说明。分析设问可知,设问的关键词是“中国农民丰收节”即民族节日,体现的是庆祝民族节日和对传统农耕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中华文明延续融合”,体现的是中华文化一脉相承,源远流长,所以本题可以从庆祝民族节日的意义、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等角度展开分析。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2017年是高考制度恢复四十周年。四十年来,无数个令人感动的高考故事,已经积淀为深刻的集体记忆。实践证明,高考制度符合国情,焕发了我国科教事业的生机活力,选拔了千百万优秀学子。这既是普通人实现梦想、向上流动的重要渠道,更是培育人才、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制度支撑。时代在变,高考也在变。招生制度从定向招生到“双轨制”再到实行“并轨”,从赋予高校自主招生权到探索招生和考试相对分离再到改变成绩是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四十年来,高考不断打破“一考定终身”“唯分取人”的窠臼,在探索中前进、在改革中发展。教育部决定,到2020年全面建立新高考制度,更好地发挥高考作为教育改革“指挥棒”的作用,进一步破解科学性、公平性等时代课题。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不可忽视。教育是国之计,也是民之生,影响当下,更关乎未来。

材料二党的十九大强调: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应该而且一定能够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文化是人民实践的创造物,文化自信本质上是人民对自己创造的文化的信念与信心,这种自信的获取取决于人民主体的发挥,这种自信的彰显也要通过人民来实现。在当代中国,文化自信,于内主要表现为人民对中华文化创造力的灵活运用;于外则表现为中国人民“不拒众流”“海纳百川”的包容姿态,以及积极“走出去”等具体行动。可见,文化自信,归根到底是要通过人民来实现。一旦离开人民,文化自信就会失去存在的根基,文化自信也将不复存在。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谈谈你对“教育是国之计,也是民之生,影响当下,更关乎未来”的理解。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谈谈你对“一旦离开人民,文化自信就会失去存在的根基,文化自信也将不复存在”的认识。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今年5月底,公民崔永元微博公开举报范冰冰“阴阳合同”涉税问题后,国家税务总局高度重视,立即责成江苏等地税务机关依法开展调查核实。2018年10月3日上午,广大吃瓜群众翘首以盼的范冰冰“阴阳合同”税案尘埃落定,范冰冰所需补缴的税款、滞纳金以及罚款加在一起,超过8亿。同时,国家税务总局已部署开展规范影视行业税收秩序工作,责令影视企业及相关从业人员在2018年12月31日前自查自纠并到主管税务机关补缴税款。

范冰冰案是我国税务部门近年来处理的个人偷逃税金额最大的案件,法学专家和文艺界人士认为,此举有利于促进影视行业持续健康发展,有利于增强全社会依法纳税的意识。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作用的知识,分析说明国家税务总局查处“阴阳合同”案、规范影视行业税收的原因。

 

查看答案

一位哲学家说:“你须注意:没有幸福就没有德行,……如果没有条件取得幸福,那就缺乏条件维持德行。德行和身体一样,需要饮食、衣服、阳光、空气和住居。……如果缺乏生活上的必需品,那么也就缺乏道德上的必要性。”这一观点

①把幸福建立在物质生活条件的基础上,是不可取的

②强调了生活上的必需品对道德的决定作用,具有唯物主义倾向

③夸大了人的品格本性和人的精神人格的内在力量,是唯心主义观点

④把物质生活条件和道德的条件完全划上等号,是绝对化的观点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

2018年12月13日是第5个“南京大屠杀”纪念日。而日本政府长期对侵略历史讳莫如深,企图通过美化侵略历史,“维护”国家荣誉和“捍卫”民族尊严,使日本国民在历史的“自豪感”中支持政府的军事野心。下面哲学观点,比较适合“美化侵略历史”言论的是

A. 理在气先

B. 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

C. 人不能以行感天,天亦不随行而应人

D. 绝对精神即宇宙构成之起源

 

查看答案

历史学讲的是“历史如此然”,也就是说历史是如此的;历史哲学则探究的是“历史之所以然”。也就是说历史为什么是如此的。由此,我们可以推断

①历史哲学与历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

②历史哲学以历史学为基础

③历史哲学与历史学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④历史学以历史哲学为科学指导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①②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