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贫困是古今中外治国理政的一件大事。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使命。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2月4日正式公布,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出了全面部署。
当前,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在乡村最为突出,主要表现在:农产品阶段性供过于求和供给不足并存,农业供给质量亟待提高;农民适应生产力发展和市场竞争的能力不足,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建设亟需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民生领域欠账较多,农村环境和生态问题比较突出,乡村发展整体水平亟待提升;国家支农体系相对薄弱,农村金融改革任务繁重,城乡之间要素合理流动机制亟待健全。
(1)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如何实施乡村振兴?
(2)请结合材料说明党提出乡村振兴战略的政治学依据。
材料一:和衷共济、和合共生是中华民族的基因,也是东方文明的精髓。传承古丝绸之路“和平、合作、和谐”理念的“一带一路”的核心使命和价值,我们坚决摒弃以邻为壑的狭隘思维,走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促进世界人民团结,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
(1)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各国应如何摒弃以邻为壑的狭隘思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材料二“一带一路”建设融通古今、连接中外,顺应时代潮流、承接沿线国家发展繁荣的梦想,是我国全球战略的创新发展。在我国新时期全球化战略理念和战略布局的指引下,“一带一路”建设正沿着正确的方向快速推进。
(2)请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有关知识,谈谈我国提出“一带一路”建设战略的正确性。
材料一:芯片是集成电路的载体,是打开信息技术大门的“钥匙”。读下图:
我国年进口集成电路情况
注:目前我国集成电路市场规模占全球60%,但自给率尚不足20%。
材料二:美国商务部2018年4月16日宣布,今后7年内,将禁止该国企业向中国电信设备制造商Z通讯出售任何电子技术或通讯元件。这一禁运将中国“缺芯”问题再次严峻地摆在人们面前。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概括材料一中的经济现象并分析其原因。
(2)上述材料中存在的问题,给我国的科技创新敲响了怎样的警钟?
徐州籍名师于永正先生耕耘教坛50余载,从一名普通的师范学校毕业生到特级教师再到全国闻名的教育大家,他一直在为“成为一名学生喜爱的教师”而奋斗,直至生命的最后时刻仍在著书立说,为的是将一生教育经验留给有需要的同仁。于先生用行动诠释了
A. 人生价值是贡献和索取的总和
B. 砥砺自我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
C. 价值观决定人生道路的选择
D. 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面对新时代新任务提出的新要求,党和国家机构设置、职能配置、履职能力与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2018年2月28日,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
①表明实践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
②通过变革生产关系解决社会基本矛盾
③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性变革
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强大动力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为缓解小学放学早、部分家长接孩子困难这一“三点半难题”,某市在全市小学实施“弹性离校”。这一举措表明
①办事情应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②把握矛盾的特殊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前提
③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解决矛盾的关键
④个性化方案制定依赖于对事物共性的把握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