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国家地理杂志网站报道,美国科学家宣布,在长岛上演的一次微型“大爆炸”创造了一种新型反物质。这种新发现的粒子被称为“反超氚”,是迄今为止被发现的最重的反物质。从哲学上看,“反超氚”这种反物质被发现表明
A. 物质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
B. 人类可以有意识地改造自然
C. 物质是无法被感知的客观存在
D. 整个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这说明
①物质是客观的、可知的
②客观实在是物质区别于意识的特性
③客观实在是世界上一切现象的共性
④物质是抽象与具体的统一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习近平在2016年5月17日召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之所以要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是因为
①理论来源于社会实践活动
②实践发展的结果取决于理论创新
③正确的社会意识促进社会存在的发展
④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改革上层建筑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反对把自己的哲学视为“纯粹思辨的观念”和“书斋里的学问”,强调“问题在于改变世界”,从而实现了哲学的变革。这表明
①为无产阶级提供了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工具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使命
②关注与无产阶级利益相关的现实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要求
③哲学社会功能的缺失是以往旧哲学区别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显著标志
④是否研究时代的迫切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以往旧哲学的本质区别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马克思的这句名言准确而深刻地揭示了
A. 科学的哲学理论真正反映时代主旋律
B. 正确的哲学理论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C. 真正的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D. 哲学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古代中国人认为天地“有容乃大”。对天地的理解是:天在上,地在下;天为阳,地为阴;天为金,地为木;天性刚,地性柔。认为天地合而万物生焉,四时行焉。下列对上述观点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
②是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观点
③第一次在科学的基础上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结合
④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具有局限性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