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8年6月,民政部、国家减灾委员会办公室会同国土资源部...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8年6月,民政部、国家减灾委员会办公室会同国土资源部、水利部、农业部、林业局、地震局、气象局、海洋局等部门对2018年一季度全国自然灾害情况进行了会商分析。经核定,一季度,我国自然灾害以风雹、低温冷冻和雪灾为主,地震、干旱、洪涝、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和森林火灾等灾害也有不同程度发生。各类自然灾害共造成全国1272.2万人次受灾,53人死亡,2人失踪;5.4万人次紧急转移安置,16.2万人次需紧急生活救助;近3000间房屋倒塌,6000余间严重损坏,14.1万间一般损坏;农作物受灾面积1241.4千公顷,其中绝收69.8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196.7亿元。总的看,一季度全国灾情与2017年同期相比明显偏重,与近5年同期相比仅次于2013年。面对自然灾害带来的严重损失,人们议论纷纷:有人认为一切都是天意,天命不可违;有人认为人定胜天,我们一定能够战胜自然灾害;有人则认为是人祸,但事在人为,我们可以把损失降到最低。

(1)结合材料,从哲学派别来说,上述三种观点分属什么哲学派别。

(2)结合材料,用所学规律有关知识分析第三种观点。

 

(1)①认为天命不可违是客观唯心主义。 ②认为人定胜天是主观唯心主义。 ③认为自然灾害是人祸但事在人为是辩证唯物主义。 (2)①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②规律具有客观性、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一旦违背规律必然受到规律的惩罚。自然灾害频发,不是天意,是与人们随意破坏自然的行为有关。 ③人们在规律面前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世界,造福于人类。人在自然灾害面前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把损失降到最低。 ④面对自然灾害,人们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与尊重客观规律相结合,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解析】 本题以人们对自然灾害的认识为背景,组织两个设问,检测学生对哲学基本派别和规律相关知识的掌握,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培育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核心素养。设问对知识限定明确,第一问难度不大,第二问难度较大。 (1)设问一要求结合材料,分析从哲学派别来说,上述三种观点分属什么哲学派别。考查学生对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基本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据材料观点可知,第一种观点“天命不可违”,将“天”认为是世界的主宰,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然后结合教材分析其基本观点;第二种观点“灾害已成定局,过一天算一天吧”,消极对待自然灾害,属于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然后结合教材分析其基本观点;第三种观点认为,天灾不可避免,但是可以把损失降到最低,属于辩证唯物主义,然后结合教材分析其基本观点。 (2)设问二要求结合材料,用所学规律有关知识分析第三种观点。首先明确第三种观点认为,天灾不可避免,但是可以把损失降到最低,属于辩证唯物主义。然后明确需要调用的知识是“规律”,该知识点包括规律的含义、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原理方法论、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相统一。最后分别用这些知识点分析第三种观点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情商”有时比“智商”更能解决问题。某校通过开展心理咨询活动,举办德育手抄报展和心理辅导讲座等形式,注重对学生的心理疏导,促进了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健康的心理品质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说明

A. 物质决定意识,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

B. 人们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创造物质形式

C. 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D. 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查看答案

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生态文明、节能减排、环境治理正在改变着中国官员们的“政绩观”,也改变着中国人民的生活习惯。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少开一天车、少用一张纸、节约一度电,正逐渐成为中国百姓的一种生活方式。这说明

①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②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不可忽视 

③意识能够转化为物质力量 

④科学发展观决定人们的思想和行动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江苏卫视《最强大脑》第四季中,人工智能与人类在人脸识别上进行了一场精彩的PK。搭载百度大脑的人工智能机器人“小度”,挑战人类最强大脑的代表王峰。经过两小时的鏖战,机器人以3:2险胜。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小度”具有较强的学习和分析能力,已具备意识能力

②“小度”的诞生体现了人类意识活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③“小度”是人类智慧的物化,具备成为实践主体的潜力

④“小度”的胜利表明实践的发展延伸了人类的认识器官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河南大学教授王立群认为:历史有“四张面孔”,分别是真实的历史、记录的历史、传播的历史,还有接受的历史。接受的历史未必是真实的历史,但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历史都是“接受的历史”,我们只能看到历史这一个面孔。“接受的历史”之说的合理性在于其承认

①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②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③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④认识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查看答案

以前,人们通常认为植物不像人和动物一样具有“记忆力"。近来,科学家在实验中发现,照射到一片叶子上的光,能够让整株植物作出相应的反应。科学家认为,植物可以用“电化学信号”在叶子之间传递光强和光质信息,这种反应方式和人的神经系统的反应方式非常相似。植物“记住”光线中的信息并作出反应,进一步佐证了

①任何物质都有反应特性

②不同的物质具有同样的反应特性

③物质的反应特性是物质产生意识的基础

④生物的反应形式是人类意识产生的前提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