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要求和总抓手,发展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是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之一。某地粮食产业化联合体由一家种业公司牵头成立,主要进行小麦良种繁育和高产玉米种植。目前,已发展和吸纳13家农民合作社,27家家庭农场,经营土地面积1.6万亩。公司负责农资采购、农产品购销、重大固定资产投资、制定种植计划、技术研发等,为家庭农场垫付资金、提供担保;农民合作社负责组织农民标准化种植、提供生产服务等;家庭农场负责流转土地、扩大规模,专职农田种植管理。联合体采用了绿色增产模式,小麦、玉米均增产50公斤/亩,2015年亩均节本增效621元。参加联合体的家庭农场,均实现了适度规模经营。2015年,联合体常年用工118人,季节性用工1.2万人次;辐射4万亩小麦良种繁育,带动6500农户,户均增收230元。
材料二在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中,乡村治理体系现代化是基础,也是短板。抓住关键,打好基础,补齐短板,必须健全乡村治理体系,提升乡村治理质效,并使其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某县积极探索推行“支部统领,主体分工”村级治理机制:优化改进党支部领导,把党的领导充分渗透、有机融入到村级组织建设、人事安排、日常管理等各个方面;设立村民议事会作为常设协商决策机构,在授权范围内行使村级事务的协商决策权,议事会成员由村民直接推选;在原村民理财小组基础上设立监事会,对各类村级事务进行全面监督,重点监督村务决策、村务公开、村级集体“三资”管理、村工程建设项目和村干部廉洁自律情况等实施网格化管理,以村民小组为依托,在全村合理设置若干理事会,作为实行村民自治的基本单元。
(1)结合材料,分析发展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对促进乡村振兴的作用,并就劳动者如何适应新型经营模式提两条建议。
(2)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该县形成的“支部统领,主体分工”新型村级治理机制的重大意义。
2016—23.2020年即“十三五”时期是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是扶贫攻坚的关键时期。当前,我国扶贫开发工作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任务依然艰巨。对此,“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六大精准”:扶贫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上述“精准扶贫”思想蕴含的哲理是
①在突破传统中实现发展
②坚持系统优化方法,把握事物的整体性、有序性
③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把握好主流
④把握矛盾特殊性,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
经过十多年的努力,我国科学家通过水稻不同基因对应的不同性状,以及不同基因耦合可能产生的性状,将这些基因根据需要进行精确地重新组合,实现了“分子设计育种”这一技术不是用转基因技术,而是发挥自然界本身存在的基因优势来完成。材料说明
①水稻不同基因之间固有的联系是人们建立新联系的依据
②人们可以改变水稻内部基因的原有属性,培育新的稻种
③人们能认识水稻不同基因之间的联系并根据需要加以利用
④离开人为事物的联系,水稻不同基因之间的联系就不能实现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俗话说“天下乌鸦一般黑”,我们平时所说的。“乌鸦”其实是鸦科属下的数种鸟类,在我国境内,常见的就包括小嘴乌鸦、大嘴乌鸦、秃鼻乌鸦、渡鸦等多种,虽然“黑”是我们辨认乌鸦的一个关键特征’但实际上没有一种乌鸦是真正意义上“黑色”的。如果仔细观察的话,在特定角度的阳光下,那些看似黑色的羽毛会呈现出带金属光泽的蓝紫色或蓝绿色,这些美丽的颜色对于我们人类的眼睛来说非常难识别。材料表明
①对乌鸦“黑”的认识不是主体的凭空想象,来自于客体本身
②对乌鸦“黑”的认识受认识对象本质和属性暴露程度的制约
③真理是发展的,原有的真理性认识常常在新的实践活动中被推翻
④对乌鸦“黑”的真理认识中包含着错误,它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黑色”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这一论断的依据是
①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
②坚持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是党和国家事业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
③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④以人民为中心,抓住了“牛鼻子”,把握了矛盾观点的精髓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习近平总书记在系列重要讲话和文章中多次引经据典,寓意深邃,极具启迪意义。下列引用的古典名句与其所蕴含的哲理相一致的是
序号 | 古典名句 | 蕴含的哲理 |
|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 抓住时机,促成质变 |
② |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 |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
③ | 履不必同,期于适足;治不必同,期于利民 | 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
④ |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 | 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主体 |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