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十年间,我国个人所得税主要调整有两次,2008年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由1600元提高到2000元,2011年从2000元提高到3500元,并执行至今。在2018年政府的“民生红包”中将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提高到5000元。下列对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产生的影响推导正确的是
①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增加国家税收收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促进经济发展
②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调节个人收入分配→缩小收入差距→实现社会公平
③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减轻小微企业负担→加大产品研发投入→提高企业效益
④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提高消费水平→拉动经济增长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社会主义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下列措施有利于解决发展不平衡的是
①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
②实施西部大开发,发达地区帮扶贫困地区
③坚持按劳分配,消灭收入差距
④实现同时同步富裕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当前,移动支付有着庞大的“粉丝群”,无论是老人还是孩子,大部分人消费付款时都会用手机“扫一扫”。数据显示2018年第一季度,总交易规模达到了403645,1亿元人民币。下列关于移动支付说法正确的是
A. 移动支付规模的扩大会导致流通中货币供应量增多
B. 移动支付过程中货币不再具有流通手段以外的职能
C. 移动支付的快速发展有利于提高居民消费水平
D. 移动支付会降低现金交易风险,更加的便捷、高效
2018年夏季,某私营企业正式推行积分制管理,将劳动纪律、产品质量、产品创新、工作进度、团队贡献等折算成一定积分,反映和考核员工的综合表现,并把各种待遇、福利与积分挂钩。材料中的积分制度管理
①是初次分配注重效率的表现
②有利于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③体现了效率是公平的前提
④坚持了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针对近日引发广泛讨论的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有专家指出:“个税改革应‘既见树木,不见森林’,如果只是关注起征点,则不会看见森林。”提高个税起征点(免征额)仅仅是掀开个税改革的一角,序幕揭开的背后,还有更关乎社会公平的制度设计,还有更多需要综合考虑的因素。下列措施符合“既见树木,又见森林”的是
①综合考虑居民生活成本,探索灵活、公平的扣除政策
②免征额上调得越高越好,最大程度降低人们的税收负担
③增加子女教育、大病医疗等专项费用扣除,大幅提高基本减除费用标准
④统筹各部门涉税信息,真实地掌握个人、家庭收入,补齐税收征管短板
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
一般来说,当经济发展滞缓、经济运行主要受需求不足制约时,政府为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可采取的手段是
A. 提高存贷款利率,降低税率
B. 扩大货币供应量,降低税率
C. 减少货币供应量,增加财政支出
D. 提高存贷款利率,减少财政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