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屋脊”埃塞俄比亚自然条件恶劣,长期以来无人成功种植蔬菜。我国某农学专家坚信,粮食作物能生长的地方一定能种蔬菜。他在总结前人失败教训的基础上,采取收集雨水、提高土壤墒情、选择抗寒性较强的品种等措施,在埃塞俄比亚成功种植了大白菜、茄子、辣椒等蔬菜,创造了“里程碑式的”奇迹。他的成功从一个侧面表明
①意识活动的创造性是认识外部世界的重要条件
②意识活动的能动性是改造外部世界的可靠保证
③尊重客观规律是实践活动取得成功的前提条件
④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总是统一的。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生理学家和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食物所具有的酸、甜、苦、辣、咸五味,有时能够左右人的性格。比如说,经常吃甜食的人性格温柔,对酸味情有独钟的人则少烦恼多快乐。食物之所以会对人的性格有所影响,主要在于其所含的营养成分。例如,蔬菜中钾的含量较高,可促进钠的排泄,能够镇定神经,故常食蔬菜者的性格比较平和。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人的性格随着饮食的变化而具有不确定性
②食物有时影响性格与其自身属性密切相关
③食物与性格的关系佐证了联系具有多样性
④性格与食物的关系证明意识是物质派生的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这句话描述了温带大陆性气候气温昼夜变化的特点,这种气候状况深刻地影响着该地域人们的生产生活。这从哲学角度说明
①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②物质运动具有绝对性
③离开物质谈运动是唯心主义观点
④离开运动谈物质是形而上学观点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2018年8月13日至8月20日,世界哲学大会在北京举行。100多年来,历届世界哲学大会一直在不断反思、研讨关于科学、文化、宗教、人生的重大哲学问题。哲学家们不断反思、研讨重大哲学问题的原因是
①探索世界发展的一般规律是哲学的使命所在
②哲学给人以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使人聪明
③哲学能帮助人们解决现实生活中的每个具体问题
④哲学的任务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④ D. ②③
材料:诺贝尔奖获得者、注明物理学家丁肇中先生在回答某大学同学们提出的“您觉得人类在太空能找到暗物质和反物质吗?”、“您觉得您从事的科学实验有什么经济价值?”、“您能不能谈谈物理学家未来20年的发展方向?”三个问题时,他一连说了三个“不知道!”这让在场的同学们感到意外。丁教授解释说:在暗物质和反物质被找到之前,谁也无法确定能不能找到;而科学是“花钱最多最没有经济效益的事”,很多科学成果科学家是不可能知道它的经济价值的。丁教授简短而朴实的解释赢得全场热烈的掌声。这位享有盛誉的科学家,却经常回答“不知道”。他常说:“不知道的事情绝对不去主观推断”。然而,正是“不知道”激起的强烈好奇心使他不断探索宇宙的奥秘,在他的科学实验历程中,为人类解开了很多“不知道”。
请运用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知识分析以上材料,并联系实际回答一下问题:
(1)丁教授的简短而朴实的解释为什么赢得全场热烈的掌声?
(2)他经常回答“不知道”,却为人类解开了很多“不知道”,这说明了什么道理?
材料: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的深入发展,党的十八大报告正式提出“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中国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倡导者。2017年1月,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发表题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旨演讲,系统地阐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2017年2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被写入联合国有关决议。
中国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先行者。在联合国维和行动中,中国派出维和人员最多,维和摊款出资位居前列。在应对气候变化上,中国率先批准《巴黎协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年均在30%以上,中国对全球减贫的贡献率超过70%。中国积极推进国际合作。“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已经有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响应支持,68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同中国签署合作协议。
(1)请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论的相关知识,分析我国为什么要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
(2)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世界各国共商共建共享,运用整体与部分的知识并结合材料加以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