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艺术是综合性艺术,它与文学、笔墨、刻、生命、情感构成一个整体。“文章发挥,书道尚矣”“先文而后墨”,书法创作的构思首先从文辞选择开始,对文辞的选择体现了创作者的文化修养。这就是说,书法创作应
①讲究“主观内容”与“客观形式”的统一
②讲究“墨韵之意”与“文辞之境”的统一
③体现“情景交融、意与境谐”的审美特征
④体现“动静平衡、起伏有序”的审美特征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公共场所的文明代表着一个民族的精神成熟。党的十八大以来,一系列文明风尚建设,净化着社会陋习,文明、理性正在成为时代的底色。与此同时,高铁“霸座”、公交“互殴”、餐厅“哄抢”等一些发生在公共领域的不文明行为乃至违法事件,引起舆论普遍关注与遣责。为此,构建匹配时代的社会文明需要
①公民有植根于内心的修养与自觉
②国家坚持德治与法治的有机统一
③发挥道德对文明进步的决定作用
④把法治建设作为文化建设的中心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当蕴含着家国情怀、伦理道德、天地自然等方方面面哲思的古语经典进入时代篇章,总能焕发历经岁月淘沥的光芒。中央电视台推出的《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节目,以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文章、谈话中引用的古代典籍和经典名句作为切入点,生动讲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容涵盖修身、齐家、治国、仁政、廉政、务实、尚学等思想。节目一经播出,就受到广泛好评。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
①古语经典承载着中华文化精华,能够引发人们的强烈共鸣
②传统文化涵养着当代先进文化,具有历久弥新的时代价值
③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互借鉴是实现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④古语经典只有与现代传媒相互融合才能满足群众精神需求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合作共赢,是2018年中国外交最为突出的亮点。面对大国战略竞争加剧、逆全球化回潮、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全球贸易规则博弈更趋复杂等不利的国际环境,中国在变局中登高望远,在乱局中保持定力,在迷局中拨开云雾,从年初到岁尾,从主场外交到国际会议,从政策宣示到务实举措,中国不断释放出合作共赢的“强烈信号”与“中国方案”。中国此举
①突出彰显中国智慧主导全球治理的事实
②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理念
③有效实现了中国国际地位的根本性改变
④为当前不确定性的世界提供了新的指引
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
自2017年3月以来,浙江在全省全面推动“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即政府在广泛听取、充分吸收群众意见基础上,提出候选项目,经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投票决定后,由政府组织实施,并接受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的监督和评价,实现了民生项目由“政府自己定自己办”向“群众提、代表决、政府办、人大评”的转变。这一举措的实施有助于
①扩大群众民主权利,保障人大代表行使决定权与监督权
②扩大公民政治参与,激发人大代表履职自觉与责任担当
③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社会治理的契合提供了实践平台
④为民主决策体系与行政监督体系的契合提供了根本途径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某省为厘清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和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权责边界,通过印发《村(居)民委员会工作职责事项指导目录》,明确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承担的工作事项清单、协助政府工作事项清单以及应取消和禁入的事项清单。此举旨在
①减轻社区组织行政负担,彰显社区组织的自治功能
②促进基层政府转变职能,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
③创新社区治理组织体系,实现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
④继续推动简政放权工作,扩大自治组织的职能范围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