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是世界气象日,2018年气象日的主题是“智慧气象”,即通过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大数据、智能等新技术的深入应用,依托于气象科学技术进步,目前可准确预报168小时,精准性从预报“局部地区有阵雨”发展到“天安门广场几点几分有雨”。但由于受天气数据、计算能力等条件的限制,气象预报难以避免误差。在这个意义上,气象预报仍然是一门不精确的科学。随着气象预报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能够作出更精确和更长期的气象预报,其哲学依据是
①科学技术让人们完全掌握了大气运动的规律
②大气运动的偶然性逐渐向有规律的必然性转化
③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们认识这些规律的能力不断提高
④大气运动尽管复杂,但有规律并可以被认识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①④
焦虑是由于情绪或心理上产生内在冲突,进而引发非理性的忧虑或恐惧感受。焦虑情绪的来源,除了与对压抑感受的心理防御机制有关外,还与人的大脑内部构成存在一定关联。当一个人面对的问题资源超出现有能解决它的资源时,焦虑感就会降临。这表明
①人脑特殊的结构是焦虑产生的根源
②一切情绪感受都来自于客观世界的刺激
③情绪的产生离不开人体的生理活动
④不可控的未知因素导致焦虑无法避免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因在中微子振荡方面作出突出贡献,日本科学家而梶田隆章和加拿大科学家阿瑟▪麦克唐纳获得201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中微子被称为宇宙间的“隐身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微子都被认为不具质量。这两位科学家的发现证明了中微子振荡现象,提出中微子无论多小都具有质量,这是粒子物理学的历史性发现。这一发现表明
①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②来自实践的意识是对物质的正确反映
③认识世界取决于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
④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客观实在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下列表述,围绕哲学基本问题中的本原问题展开的是
①阴阳二气充满太虚,此外更无他物
②没有不可认识,只有尚未认识的事物
③未有此气,已有此理,理生万物
④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少数民族文艺工作者坚持“欢乐着人民的欢乐,忧患着人民的忧患”的创作理念,深入人民群众的生活,在传承的基础上积极追求创新。有的剧目以少数民族剧种独有的表演形式为基础,适当借鉴东西方的音乐创作手法和管弦乐队演奏,有的剧目将地方戏曲与西洋歌剧无缝连接。这说明实现文化创新应该
①立足实践,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
②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③推动文化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
④放眼世界,充分吸收外国文化成果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随着中华诗文经典诵读工程的推进,古诗文诵读在全国范围内如火如荼地开展着。有专家指出,古诗文进课堂,传递给学生的不应该只是被量化的“知识点”,更应该有对传统文化的深入了解与热爱、对民族精神和主流价值观的认同。该观点强调
①古诗文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
②古诗文应成为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③古诗文教学在人的教化和培育上扮演着重要角色
④古诗文教学应注重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