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典故承载着传承历史、延续文化记忆的功能。因此,学习典故...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典故承载着传承历史、延续文化记忆的功能。因此,学习典故、使用典故也是在重温历史,继承中国传统文化。

材料一: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文化是一个民族最根本、最持久的推动力。在他的一系列讲话、文章中,无论是谈治国理政的重大问题,还是在国际场合阐明中国的原则、观点、立场,习近平总书记经常会引用一些中国古代典籍中的故事、古语,不仅对这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有精准的阐释,而且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闪烁着新时代的思想光芒。这些华章佳句,又和习近平总书记朴素的大众化的语言鲜活地融合在一起,真正实现了让古籍里的文字活了起来。

材料二:2018年10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百家讲坛》的系列节目《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一经播出就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共鸣。节目第二集《治国有常民为本》,从重民生、兴民德、得民心三个角度阐释了习近平总书记的庄严承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各级党和政府应牢记总书记的嘱托,从人民群众最关心的医疗、教育、收入分配、社保、住房、食品和药品安全等问题入手,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人民。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学典用典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意义。

(2)结合材料二,运用发展的总趋势原理,说明《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系列节目引发社会共鸣的哲学依据。

 

(1)①典故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典用典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是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现,;②把典故与治国理政以及全球治理结合起来,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代化、大众化的体现,学典用典有利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③文化自信来自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学典用典彰显文化自信的力量。 (2)①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新事物是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我们要热情支持、保护、促进新事物的成长壮大。②该系列节目符合文化发展的自身规律,反映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要求,关注民生问题,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有助于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必然得到人民群众的热情支持和拥护。(或引发社会共鸣) 【解析】 本题以习近平总书记用典为背景材料,考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总趋势原理等。第(1)问可紧扣材料,从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树立文化自信等方面,分析学典用典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意义。第(2)问可结合材料,从新事物是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我们要热情支持、保护、促进新事物的成长壮大等方面,说明《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系列节目引发社会共鸣的哲学依据。 (1)本题要求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学典用典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意义。 从材料可以看出,学典用典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能够把典故与治国理政以及全球治理结合起来,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代化、大众化的体现,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可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从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树立文化自信等方面,分析学典用典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意义。 (2)本题要求结合材料二,运用发展的总趋势原理,说明《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系列节目引发社会共鸣的哲学依据。 从材料可以看出,《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系列节目关注民生问题,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有助于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得到了人民群众的热情支持和拥护。可运用发展的总趋势原理,从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新事物是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我们要热情支持、保护、促进新事物的成长壮大等方面,说明《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系列节目引发社会共鸣的哲学依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自2018年起,我国将每年农历秋分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这是第一个在国家层面为农民设立的节日。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中华农耕文化源远流长,自古就有庆五谷丰登、盼国泰民安的传统,很多地方也举办了独具特色、与农事相关的节庆活动。在工业化、城镇化加快推进的过程中,广大市民有回归乡村、参与农事体验、品味农村情调的需求和田园梦想。因此,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开局之年设立和举办“中国农民丰收节”,对文化发展和社会进步都具有重要意义。

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并结合材料,说明设立和举办“中国农民丰收节”对文化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意义。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信中国》是中央电视台2018年推出的大型人文艺术类节目,节目每季精选一个书信主题,由著名演员以及观众熟知和喜爱的各界文艺工作者等来念读书信,由主持人讲述书信背后的真实故事,节目使用最新舞台科技,营造出电影化的节目效果,让观众为书信中的情感而感动,传播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充分做到了对价值观与社会现实的双层关照,其“票房”价值惊人。

《信中国》是传承与创新中华优秀文化的成功案例,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其成功的原因。

 

查看答案

如果在路上遇到这样一群人,他们戴着胶手套、拿着垃圾袋,一边跑步,一边捡垃圾,请不要惊讶,他们正以风靡全球的健身方式“Plogging”锻炼。Plogging是瑞典语中“捡垃圾”(plocka)和“慢跑”(jogga)两个单词的合成。在边跑边捡的路上,拾荒慢跑者不再是简单的过路人,而是城市的改变者,公益的践行者,他们通过看似微不足道的努力,慢慢让生活的城市变得更加美好,让世界成为更好的世界。拾荒慢跑能让世界更好是因为

①聚沙成塔的力量能让事物发生质的改变

②人为事物的联系决定实践活动发展的趋势

③美好生活的价值理念影响人们行为的选择

④坚持不懈的努力能不断推动社会发展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②    D. ③④

 

查看答案

201812日,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以盘活农村闲置土地,顺应农村实践要求和农民愿望,助推乡村振兴。这是继农用地“三权分置”后农村土地改革的又一重要改革。 从唯物史观看,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是

①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生产关系改革的必然要求

②解决社会基本矛盾,激发社会创造活力的举措

③从根本上变革原有制度,促进经济发展的措施

④上层建筑必须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的客观要求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查看答案

能精确掌握地震规律并趋利避害是人们长期追求的。2018年8月,我国发射了电磁监测试验卫星——“张衡一号”,这为地震机理研究、空间环境监测和地球系统科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为研究地震电磁电离层信息特征及机理提供了新的途径。材料表明

①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②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

③科技进步为认识发展提供了日益完备的工具

④辩证否定的本质是革命的、批判的、创新的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